第86章(第2/2頁)

作為皇帝欽點的狀元,她不得不針尖對麥芒般應對董學士的刁難,否則她沒面子不要緊,讓別人議論皇上識人不明才叫難辦。如非如此,誰願意得罪上司啊,那面臨的可是無休無止的穿小鞋。

預見到不太樂觀的未來後,許清元有些發愁,但她目前只能以不變應萬變,打鐵還需自身硬,只要她的工作讓對方挑不出錯來,穿小鞋就穿吧,反正她本來也不指望一個男人文官中的精英會對她的到來有什麽好臉色。

果不其然,沒過三天,董學士沒有讓她跟其他編修一起勘校史書,而是繼續命她獨立承辦其他書籍的訂誤事宜,不消多說,工作量依然大的可怕。

許清元只得又包好銀子去拜托江氏,畢竟是讀書人,她看的出來江氏還是更喜歡做這些工作。反正酒樓的差事已經泡湯,幫幫她的忙又有什麽大不了的,何況許清元給的報酬要豐厚許多,與江氏自己的付出相匹配,江氏也沒有多說其他。

閑來無事的時候,許清元倒是算過一筆賬,她翰林編修的月俸是十五兩銀子,外加五兩養廉銀,一共二十兩,可是買書、紙、筆,以及給江氏的報酬算下來早已超出這個數字,她簡直是在賠錢做官。

要不是家中還有許長海任法人司郎中這個肥差,以及之前出書的分成款還有盈余,許清元說不定還要上街上賣字畫維持生計。

翰林院這邊,許清元的工作雖然繁重,但好在一切漸漸步入正軌。

時間很快來到八月,本月二十日乃是皇帝的誕辰,即百姓口中的萬壽節。許清元作為翰林官,自然也要列席。

這陣子不光是皇親國戚,文武百官也都抓破了頭皮研究自己該獻上怎樣一份祝壽大禮,才能令皇帝印象深刻。有這件大事擋在前頭,連董學士折騰她的頻率都大大下降,許清元稍微思考了幾天,就想出自己應該送什麽禮物了,因此最近倒是變得悠閑許多。

反觀清瓏公主這邊便格外糾結,她年年給父皇祝壽,什麽巧妙的心思都早已用盡,到最後幹脆一封邀帖將許清元請到公主府上商量對策。

“本宮覺得萬壽圖太過俗氣,就去求了妙禪大師一副“國泰民安”的字,還有天南海北的珍奇寶貝,許大人覺得如何?”清瓏忐忑地問出口,並用希冀的眼光看向許清元,希望能得到一個肯定的答復。

然而許清元卻不贊同:“不好,去歲寒冬禍事頻發,到現在都余波未平,進獻這樣一副字,或許會適得其反。”

“是本宮疏忽,忘了這茬,”清瓏頓時泄氣,“妙禪大師可是齊朝書法第一人,這字我得的也十分不易,不能用它,那我還能用什麽?”

公主作為皇帝唯一的後嗣,皇帝對她的態度卻一直讓許清元捉摸不透,萬壽節正是大好的表孝心的機會,許清元也想借此摸摸皇帝的風向。她略一思忖,將自己準備的祝壽之禮道出,清瓏聽了連連拍手:“妙極!許大人不愧是狀元出身,這麽好的點子真是聞所未聞。”

這高帽子戴的,許清元十分費解:“公主是陛下的嫡親血緣,無論您獻上怎樣的祝壽禮,只要用了心,陛下一定會滿意的。”

清瓏公主聽出她的疑問,嘆氣:“對了,你進京不過三四年,還不知道其中內情。”

“願聞其詳。”許清元被勾起一點好奇心來,皇帝做壽不過就是排場、名聲的事兒,怎麽還有內情呢?

“其實,今年還有宗室子弟會來。”對方的話讓許清元眉心一跳,公主有些出神地看著桌上杯盞,緩緩開口,“父皇的親兄弟雖然只有禮親王皇叔,但再往上數卻又不止他一人,如今這些宗室在各地守著基業過日子,爵位雖然不甚高,但總還是有血緣的,以往每過十年父皇都會恩準他們回京一次,今年他們便會前來祝壽。”

“那公主為何看起來有些不高興?”許清元猜到一些原因,但還是裝作不明白地問。

“你猜也該猜到了,”清瓏公主十分無奈,“有位宗室的孩子特別得父皇喜歡,上次他來我還小,可父皇待他的親熱場景本宮到現在都還記得。”

許清元若有所思:“所以公主想要在祝壽禮上贏過對方?”

“沒錯。”公主點頭,然後又頗有信心地笑道,“有了許狀元的奇招,本宮一定不會落於人後的。”

作者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