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內閣大學士主要負責對政事獻言獻策、商議奏章, 首輔和次輔還擁有票擬之權,即對官員的奏請事項擬定回復, 沒有特殊情況, 皇帝直接謄抄采用即可。內閣在政事上參與決策,地位之重要無需多言,也是少有的能夠在禦書房行走的官員。

從午門進入後, 再往東走,便是內閣的辦公場所——文淵閣[注]。其所處的位置大約在皇宮東南方向,設有三殿兩閣, 也是大學士頭銜的來源。

許清元與翰林院侍講學士高修筠同一天進入內閣,兩人都是新手, 面上雖不顯,心中卻是忐忑的。

他們先去見過新任首輔寧中書及荀次輔, 聆聽教誨, 為了表達尊敬,又挨個謁見其他三位大學士。這些人清一色全是中老年男子, 就連高修筠其實也不例外, 許清元身處其中顯得格格不入。

寧中書對她的態度一如往昔, 有種令許清元不自在的熟稔。高修筠看見他們的關系如此親厚有些訝異,後來他才反應過來兩人之間還有寧晗的存在,心中艷羨不已。

托寧中書態度的福,次輔和其他大學士都未曾為難兩人,至少面子上是一點兒也看不出來。

花了一上午的時間處理完程序及禮儀事項後, 許清元才真真正正坐下來處理公務。她先命制敕房和誥敕房中書舍人們送來之前的大學士們作出的文書認真研究,然後才對送到自己手中的奏折認真查看, 出具意見。

當然了, 對於她這樣的新手來說, 剛開始接觸到的奏折內容並不重要,甚至有些令人啼笑皆非。比如地方官員上奏希望能在萬壽節回京給皇帝祝壽,或是一連多次給皇帝進獻稀罕寶物(但皇帝看到了可能只會覺得很煩)的奏折、請安的折子等等。

如果僅僅只需要回復這些奏折的話,許清元敢說隨便從秀才裏面挑一個人出來處理都能完成的很好。但很遺憾,她所處的地方是內閣,國家權力的中樞機構,即便是這樣簡單的事,也需要有相應的地位資質,否則無論能力再怎麽出眾,不夠格就是不夠格。

作為大學士她沒有票擬權,所以這些文字材料最後還是要送到首輔、次輔手中,由他們將處理意見制寫小票貼於奏章之上,交皇帝查看,若無問題,就交由中書省以皇帝的名義頒發詔書等。

一天下來,高修筠來找過她一次,兩人對了對撰寫的意見,各自查缺補漏,確認沒有不妥之處後,一齊呈給次輔荀大人。

“很好,皇上一日要批閱的奏折逾百件,你們要盡快熟悉,首輔和本官才能放心將更重要的奏折交給你們。”

兩人恭敬道:“是。”

隨著事務性工作逐漸上手,許清元慢慢開始接觸一些涉及政事的奏章。

當這天她看到一封關於奏請任命張聞庭為正五品都尉的折子之時,一時間停住了手。張聞庭身份特殊,思來想去,許清元選擇跑去找次輔荀大人請教。

荀奇掃了一眼奏折,蹙眉:“那些中書舍人是怎麽做事的,分折子都會出錯。”

隨即他看向許清元道:“放在這裏吧,你回去繼續處理其他奏折。”

許清元應聲退下。

“好不容易進入內閣,她怎的如此謹慎膽小,與素日行徑竟大不相同。”等到許清元人走遠,荀奇方才有些困惑地自言自語道,“且看你能裝到幾時。”

沒過多久,許清元便得知了張聞庭升官的消息。皇帝的意圖似乎越來越明確,朝中議論的聲音也逐漸增多。

沒有了黃丞相制衡,皇帝不容眾人非議開始大刀闊斧地革新制度。扳倒一個黃家花費了幾十年,皇帝不會允許自己在位期間再出現一個“黃丞相”。他的目的在於通過自己的修正,將所有權力握於一身,永遠不會再有人能夠左右他的決定。

正如許清元之前猜測的那樣,內閣大學士的選拔標準從六部尚書向品階低能力強的翰林學士靠攏,這樣內閣成員之間的利益牽制沖突能降到最低,他們會最大程度地向皇帝效忠,更方便皇帝掌控。

緊接著皇帝便將中書省擬詔的權力收回,交由內閣全權負責,此舉架空了中書省的重要權力,但寧中書卻沒有太大的反應——兩個部門都是他的地盤,對其本人影響不大。

中書省官員卻是異議頗大,可寧中書不站出來爭取,作為下屬總是不好逾越。他們雖已不敢奢望著皇帝能收回成命,可滿以為中書省會得到其他權力支配作為補償,可令他們失望的是,最終卻什麽都沒有。兔子急了都會咬人,更何況本該歸屬於本部門的權力被奪走,利益相關的官員皆心懷怨氣。

然後便是丞相職位。皇帝命內閣草擬廢除丞相的禦詔,這次不論男女,官員們紛紛上書請求皇帝三思而後行,一時間內閣收到的奏章數量成倍增加——百官不允許皇帝太過專/權,這樣對百姓和士族都是滅頂之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