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節 買方時代(第2/2頁)

就在今年7月,江南地區先是大旱,然後連降暴雨,23日,颶風大作,海潮沖破錢塘兩岸堤壩,杭嘉湖三府沿海地區全部遭災,僅蕭山一地,不算老幼,丁壯死亡數目就達1萬人,上虞,會稽等地死亡人數只多不少。

水災過後緊接著就是瘟疫,然後產生大批的失地農民,這之後田地由於被海潮淹過,會出現鹽堿化。

……好吧,大批失去主人的田地,大批破產的自耕農和佃農,這些都將在7月後到來。魯成最近頻頻往杭州以東幾個沿海縣份跑,就是在調查統計各處田地資料。

原計劃中,這些工作都應該由黃老爺來完成的,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現如今魯成只能匆匆開辦了一家“租棧”,打著幫黃舉人代管代購田畝的幌子,四處走訪調查。

為了應付幾個月後就會到來的潮災,魯成這邊不但要加緊運走大批“現存”的流民,還要提前調查,規劃好災田,另外還要向大員申請一位專職農業人士帶著某些作物的種子來杭州——水旱澇頻發的地方,水稻就別想了,土豆紅薯這些塊根作物才是王道。

……

即便是這種百忙之間,魯成還要抽空去參加一些應酬,譬如說,黃舉人家的錢莊開張典禮。

身為一個舉人,開一兩家錢鋪茶樓之類的生意很正常。黃志誠在出發福建之前,就已經在錢業公會辦好了入會手續,並且盤下了米市巷口的一家錢莊。

這家專業兌換銀錢的錢莊,名義上是黃老爺家的產業,實際上還是由魯成這邊主持,主要功能就是為大員提供工業金屬:黃金,銅,鉛,錫等等。

黃金不用說,大明和日本的金銀比價是1:8左右,同時期歐洲要超過1:12,所以殖民者一直在套購明朝和日本的黃金。現如今穿越眾也加入了進來——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再過一些年頭,黃金的比價就會被拉平。

至於其它的銅,鉛和錫,這些都是大員急缺的工業金屬,尤其是銅。黃記錢莊平時最重要任務就是用白銀兌換各類銅錢:哪怕是掉在地上就成八瓣的劣錢,黃記一樣會拿出白花花的銀子來兌,當然,這種的話,1兩換1貫那是別想了,3貫都不成。

這在本質上,其實就是穿越眾用淡水養殖珍珠來兌換高品位的銅鉛錫金屬礦,誰賺誰虧,誰也說不清楚。

……

隨著前段時間,大員方面第一船工業品到埠,塘莊,這個17世紀的貨運集散站,終於結束了一直以來只買不賣的尷尬操作,開始步入正軌。

工業化有一個標配的特征:廉價。無論是什麽商品,小到縫衣針,大到油燈油漆槍炮牛仔褲汽車,只要生產線啟動,那麽即便是遠渡重洋,這些商品也一樣能砸跨農業國的市場。

清末那一票在後世看來極其簡陋的蒸汽國,就是靠著呼哧呼哧的蒸汽生產線,貨運七海,五洲稱霸,國富民強,將無數古老帝國的市場轟開,簽訂了無數殖民條約,洋火,洋煙,洋油,洋布……

而在穿越眾這個時代,隨著第一船經過工業化幹燥,切割完畢的商品木料運到塘莊,本位面一個劃時代的進程就此開始——全球貿易比歷史提前了300年,進入到買方市場。

哪怕穿越眾可能還需要再花幾十年的時間,才能讓世界人民感受到什麽叫做買一贈一,但是這一船木材的到埠,就和瓦特那台蒸汽機一樣,它們吹響了工業革命的號角,代表著新貿易格局的來臨。

……

現如今被沙船隊運到塘莊的貨物,品種已經逐漸開始豐富起來,精美的工業品很快就在杭州打開了銷路。

“苟爺,苟大爺,您老可是櫃上的老主顧了,我趙大的手藝您老還信不過嗎?這杭州城裏外十八家泥作,我趙大說第二,哪個敢稱第一?”

塘莊北邊的河灘地上,一排排淺紅色,如刀裁般的紅磚垛中間,一夥泥匠正圍著管家模樣的人在拉生意,方才說話的趙大黑瘦精小,滿手老繭,渾身上下都充滿了工匠氣質。

“王母娘娘也給你日了算逑!看把你能的!”還沒等苟管家回話,一旁早有那郭匠人開始仗義執言。高大貌醜的郭匠人這邊怒目罵完,瞬間又變回秋田犬嘴臉:“苟爺,這抹洋灰的手藝,俺可是實實在在交銀子在塘莊學出來的,不信您老請看……”

郭匠人說話就亮出了一張鎏金裱花,毛筆字寫就,蓋著兩三個紅泥大印的“一級水泥施工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