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7節 歷史(二)(第5/6頁)

勒馬,停車,唐三將姑爺從車裏扶下來。緊接著,二人匆匆上前,然後唐三從懷裏掏出一個圓型木牌,給靠在城墻上懶洋洋的巡丁看了一眼。

那巡丁見了此物後,不著痕跡地微微一甩頭,示意唐三去城門洞內側,巡丁用來值班的藏兵洞。

唐三二話不說,帶著姑爺進了那道磚砌的小門。

理論上應該昏暗陰森的藏兵洞,卻因為兩盞煤油燈的關系,十分明亮。裏面三四個巡丁的面貌,都被照得一清二楚。

進來後,唐三再次出示了牌子。然後,一個穿著巡丁服飾,微胖的年輕人,打開了木桌上的冊子,開始核對:

“代號。”

“潤三十三。”

“身份碼。”

“12315。”

“嗯,可是鴻臚寺馮荊介和唐三?”

“正是。”

“等著吧。”核對完畢後,小胖子說道:“等其他幾位來了一起走。”

說到這裏,胖子想了想又安排道:“給他們點幹糧和水,再去個人,把馬車處理了。”

馮老爺這一等,就在藏兵洞等到了入夜。這個過程中,朝會五義士先後來到了藏兵洞,幾位老爺以另一個方式重新見面了。

天黑後不久,東便門開了一道縫隙,一行人偷偷溜了出去。在外邊的城廓,已經準備好的車馬,會連夜將客人轉移去天津。

站在城頭,用紅外望遠鏡看著馬車離去的劉旺,回到了藏兵洞。

此刻的他,已經不再穿著巡丁服飾,而是換了一身打著補丁的苦力裝。

面對周圍一群同樣換了衣服的手下,劉旺布置起了最後的任務:“最後一批人也送走了,現在京城我的級別最高。我現在下令,所有人按照三號預案,開始潛伏。”

“是。”

“注意,接下來的日子,你們要保持貧農身份……三代貧農那種。潛伏期間注意周圍環境,就都窩在貧民區,不要往富貴人家湊。”

“是。”

“最後的日子到了,挺過去咱們就要功成,諸位努力!”

“劉隊長保重!”

“全體分散撤退。”

安排完這一組即將潛伏的行動隊員後,劉旺隨即又趕到了宮城外的安全屋……這裏已經有另一組待命的隊員在等他了。

至於這個時候為什麽還要來皇城……絕密任務,不便透露。

……

長夜終歸遠去。

京城裏的百姓,並不知道夜中發生了什麽。大家在睡夢中,等到了第二天的黎明。

今天,一六三六年十月二十日,在這個位面,大明帝國迎來了最後的結局。

清晨,快馬而來的軍報帶來了最新消息:李逆已至涿州。

京城當即關閉九門,闔城戒嚴。

午後,快馬而來的軍報帶來了最新消息:李賊已至房山。

傍晚,快馬而來的軍報帶來了最新消息:李闖王已至豐台。

這個時候,站在城頭的守軍,已經能看到奔馳而來的敵騎了。

而就在入夜前,士氣高昂的闖軍,開始嘗試以飛梯攻西直、平則、德勝諸門。守軍隨即或逃或降。

隨後,和歷史上相似的一幕出現了:兵部尚書張縉彥把守的正陽門,太監王相堯把守的宣武門,相繼開城。

已經開始占據京城外城的闖軍,連夜和一些守軍發生了沖突。及至後半夜,城中已起了火頭,火光映天。

站在寢宮前,望著天空中明亮的紅色光芒,時年二十五歲的崇禎皇帝,情知大事不妙,心情極度沮喪。

於是在接下來的時間裏,皇帝便於宮中徹夜飲酒,並言道:“苦我民爾。”

見皇帝意志消沉,太監張殷上前勸皇帝投降,卻被一劍刺死。

就這樣,預示著大明王朝覆滅的十月二十日,以李自成開始占據京師外城而告終。

又是一個黎明。

一六三六年十月二十一日,晨。

皇帝照常上了早朝。他身穿十二團龍明黃龍袍,端坐在皇極殿前的龍椅上,靜靜等待著帝國的臣子們前來議事。

皇帝的身邊,今天人格外少。除了司禮監秉筆太監王承恩外,只剩余了一群低品級的小太監。其余宮中大鐺,蹤跡全無。

不久後,上朝的臣子終於來了。

只見空蕩蕩廣場上,一個孤零零的身影,穿著全套大明朝服,沿著往常群臣上朝的路線,緩緩來到丹陛前,下跪行禮:“臣蔔大醒,參見吾皇萬歲萬萬歲。”

“哈哈哈。”

望著唯一來捧場的臣子,皇帝終於破防了:“煌煌大明,卻唯你我君臣二人。”

推開案幾,神色已然有些癲狂的皇帝,大步來到殿前,揚臂推錐,親手敲響了景陽鐘,召集百官。

悠遠的鐘聲隨之蕩漾開來,傳遍了京城的每個角落,久久未曾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