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滎陽鄭氏

太昌十年(541年)三月十二,齊王高澄領京畿軍胡兵八萬,並督將彭樂、薛孤延、莫多婁代文、慕容儼、元景安、叱列平、步大汗薩、暴顯、皮景和、綦連猛等人及齊王府一眾家眷出洛陽。

計劃先歷河南,由濟州渡河巡視河北,又經太行山道往河東,再重走西征舊路,由蒲坂入關隴,最後出藍田關、武關,經六百裏商於之地返回洛陽。

一眾隨行都督中,年紀最幼者,是與高澄同歲的皮景和,不滿21,卻是高歡最後一任庫直都督,即親信都督,之所以年紀輕輕,卻受此重任,只因為其人有膽略、善騎射。

高歡征討稽胡時,曾派遣皮景和領六名騎兵往山中探路,皮景和深入山後,遇敵百余人,領麾下六名騎兵與之戰,獨自射殺數十人,時年十四歲,故而深受高歡喜愛,屢次破格提拔。

如今高澄繼領高氏,亦將皮景和調入京畿軍中,擔任都督一職,所受寵信,不亞於高歡一朝。

齊王車駕上,還差一月就要年滿五歲的高孝璋與高孝瑜一左一右端坐在高澄左右,不再似以往嬉鬧,反倒努力在父親以及眾將面前裝個小大人模樣,實際上,自從高歡身死,兄弟倆被接來洛陽後由生母撫養,便無時無刻不再待人接物上效仿其父高澄。

哪怕小高王還不到二十一歲,但有些事情的爭奪,早已經在暗中展開了較量。

兄弟倆自小被高歡養在晉陽,受其偏愛,哪怕只是作為庶子,也是夠格參與未來的權力爭奪。

高澄對此不滿,卻也沒什麽辦法,他本身就是過來人,明白自己再怎麽諄諄教誨,讓他們兄弟友愛,等年歲再大一點,還是會為了權力,兄弟之間搶破頭。

不過他可沒有高歡的胸襟氣量,能與兒子分權,頂多是在地方軍政分離的背景下,將諸子外放刺史,為他們安排政務上的幕僚,了解民情之余,也是讓他們學習與鍛煉。

軍隊必然是不被允許插手的,如高歡讓高澄組建自己的嫡系軍隊這種事,那是想都不要想,哪怕將來立下太子,太子東宮衛率也得被牢牢限制住人數。

自從登上王位以後,高澄越發愛惜身體,不止飲食建康、規律,時常鍛煉體魄,更是不復做世子時的勤勉。

加班是不會加班的,這輩子都不可能再加班,每天就幹八小時,除非是軍國大事,否則別想在小高王回了府後再來叨擾他。

畢竟人與人的體質不可同日而語,如朱元璋那種自虐式勤政,還能活到七十一歲的人少之又少。

如雍正得病後還在肝,結連六十都沒上,就給走了,辛辛苦苦十三年,每年只休三天,每天只睡五小時,好不容易給老爹填上窟窿,給兒子攢下家當,結果全讓十全老人給敗了。

小高王對此看得很是透徹,養生,就是要養生,男人,更應該愛自己。

如果說作為世子的高澄,有極強的權力欲望,把一切自己所能掌控的政務權力統統握在手中,那成為齊王的高澄,已經有意識開始將一部分政務讓渡給心腹們處置。

離洛前,高澄辭去吏部尚書一職,由吏部侍郎崔暹接替,再加上之前將尚書令讓與高隆之,高澄在職務上不再與尚書省鉤掛。

中書省作出決策、門下省為之審核、尚書省代為執行,也就是說高澄不再親自對執行層面作出具體安排,只有等出了差池,再由他派人調查問責。

當然,這樣的權力讓渡也是他信任尚書令高隆之,以及左右仆射孫騰、楊愔的能力與忠誠的緣故。

高隆之與楊愔自不必說,孫騰都為小高王牽了多少回媒了。

不僅是尚書省,高澄同樣放棄侍中一職,不再參與門下省事務,由於此番離洛,以中書令司馬子如代掌中書省,於是高澄將侍中數量增添到四人,除尚書左仆射孫騰以外,更有從晉陽而來的封隆之、李元忠、以及竇泰。

別看竇泰是個鮮卑武將,為人剛猛,但並不是一個無腦武夫,原時空中,在高澄入鄴之前,就是竇泰坐鎮鄴城,史載‘庶事鹹理,內外肅然,百官畏服。’

庶事鹹理即指政務全由他來處理,只不過這一時空由於高澄過早顯露鋒芒,才沒有竇泰在政務上的用武之地。

三省之中,高澄不再幹涉門下、尚書二省,是因為作為門下省主官的竇泰、孫騰、封隆之、李元忠不會在審核上將他的決策駁回,而主持尚書省的高隆之、孫騰、楊愔也會忠實執行他頒下的政令。

如此,與早些年一人身兼三省主官的忙碌相比,高澄繼承了權力後,確實輕松了許多。

至於將侍中擴充至四人的初衷,給予高位賞賜竇泰、封隆之、李元忠倒是其次,自己離開洛陽,短期內不可能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