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計劃

南梁雖然早早立儲,前有早逝的昭明太子蕭統,後有高澄嶽丈蕭綱,但諸皇子之間著實鬥得厲害。

說到源頭,還是蕭衍將諸子外放,分牧一方,眾人各有勢力,當太子的不放心兄弟,當皇子的也覬覦大寶,南朝不缺少地方藩王占據天子之位的例子,無論是繼嗣,還是起兵。

有人說朱棣是唯一起兵上位的藩王,也對,也不對,如劉宋孝武帝劉駿便是在江州起兵,攻殺弑父自立的太子劉劭,劉劭在位僅三個月,便被其弟一腳踹下天子寶座。

只不過劉劭弑父之舉太過駭人聽聞,後世史家都以‘元兇劭’、‘賊劭’、‘逆劭’相稱,不承認他是劉宋的正統皇帝。

當然了,劉駿上位的難度與朱棣不可同日而語,雖然有大明戰神李景隆從容指揮,朱棣面對的也是地獄難度開局,哪是劉劭弑父,舉世皆叛的局面。

在南梁一朝,覬覦皇位的不只是蕭衍諸子,還有他的孫兒、侄兒。

昭明太子蕭統受蕭衍猜忌,抑郁而終,蕭衍感覺愧對兒子,便給予蕭統諸子以皇子待遇。

至於侄兒窺視,倒不關蕭淵明的事,南梁戰神如今一心想著撈錢與刷戰功,而是蕭正德。

許多人不明白,為什麽蕭正德一個旁支,卻暗中與侯景合謀,妄圖上位,這倒要從一件陳年往事說起。

蕭衍早年無子,大概在南齊建武年間(494—498年),蕭衍過繼六弟蕭宏之子蕭正德,將其收為養子,當時三十好幾的蕭衍肯定是存了讓蕭正德承襲爵位的想法。

公元500年蕭衍起兵叛齊,當時他已是36歲的年紀,在南北朝,這絕對不能算年輕了,畢竟誰也不知道他能熬這麽久,蕭正德眼看自己養父把持朝堂,著手篡位,以為自己憑著養子身份能夠坐一坐皇位的時候,501年蕭衍長子蕭統出生了。

養子哪怕養了好幾年,但哪有親兒子重要,於是蕭正德被送回本宗,重新給蕭宏當兒子。

蕭正德於公元525年叛逃北魏時,曾留下一詩:‘楨幹屈曲盡,蘭麝氛氳銷,欲知懷炭日,正是履冰朝。’

抵達北魏後,自稱是被廢的太子,其心中不忿,可見一斑。

只不過在北魏受人猜疑,又見北方生亂,便於次年逃回南梁,蕭衍對這位曾經的養子心中有愧,也只是流淚訓斥一頓,恢復其官職、爵位,繼續委以重用。

至如今,蕭正德受任都督京師諸軍事,對於蕭衍來說,羊侃再忠誠,那也是外人,兵權還是放在幡然悔悟的侄兒手中來得穩妥。

至於蕭正德是否真的放棄了對皇位的執念,歷史已經有了答案,之所以遲遲沒有行動,不過是知曉以如今北齊軍盛,若掀內亂,自己縱使上位,也當不得幾天的天子。

蕭正德能夠聯絡侯景,那是因為侯景就是條喪家犬,麾下也才八千兵馬,他瘋了才會把北齊大軍引進建康,到時候請神容易送神難。

高澄在襄陽遇刺後,就曾派人送密信給蕭正德,言稱:

“今梁主昏聵,政令顛倒,百姓困頓,正該避位以讓賢,臨賀王(蕭正德)本為嗣子,受辱被廢,朕聽聞亦深感痛心。

“《孟子》雲:‘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當今齊梁並為大國,雖常有紛爭,北朝稍占優勢,然南朝得大江之險以為屏障,亦無亡國之憂。

“臨賀王都督京師諸軍師,或可起兵叩問宮闕,朕將有事於江陵,江南各地皆會來援,大軍為朕所牽制,斷無勤王之師以向建康。

“臨賀王從容登臨帝位,朕亦得江漢之地,自此江北歸齊,江南歸梁,以江劃線,再無爭端。

“江南若有不臣之人,朕願借兵,一如柔然救元室,絕無侵占之念。”

高澄去信慫恿蕭正德在建康叛亂,卻沒有得到響應。

只是蕭正德也沒有為難高澄的密使,而是放其離開。

想來蕭正德也是經過了好一番糾結、猶豫,才忍受住了這份誘惑,或許北齊實力但凡弱一點,說不定蕭正德也就答應了。

但高澄並不氣餒,蕭衍一旦去世,手握京畿軍權的蕭正德與太子蕭綱必起沖突,就蕭正德那履歷,蕭衍能信任,蕭綱又哪能放心,想必蕭正德自己也有自知之明。

而其余各地實力派藩王眼見建康生亂又會不會出兵分一杯羹。

屆時南梁內亂一起,便是北齊收拾殘局之時,高澄就不信八十六歲的蕭衍能熬死二十九歲的自己,長壽也得講點基本法吧。

說回江陵,蕭繹聽說是柳仲禮來援,也長出了一口氣,雖然柳仲禮是太子蕭綱的人,自己與太子不睦,但想來國難當頭,是能夠摒棄前嫌,攜手禦敵的。

況且柳仲禮是個有本事的,蕭繹最怕的就是朝廷派來一個酒囊飯袋領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