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老將

高澄並不關心自己祖父是誰,張師齊不過是寫夢中受孕,總沒有班固在《漢書》中開篇就為劉邦的身世安排了一場NTR情節離譜:

‘是時雷電晦冥,父太公往視,則見交龍於上。已而有娠,遂產高祖。’

不過是神化君主而已,這些創業、開國之主出生時不整點異象,怎能顯得天命所歸。

當然,大多數要麽是紅光滿屋,要麽是紫氣充庭,如班固一般寫成蛟龍之子,還得讓人丈夫親眼目睹受孕的,終究只是少數。

高澄放下手中的《漢書》,暗贊一句:

‘還是班先生會玩。’

心腹宮人見他的注意力從書本上移開,趕緊稟告道:

“陛下,鑾駕已經備好了。”

“走吧,也該看看軍中兒郎了。”

說罷,高澄起身走下禦階。

依舊是護軍將軍堯師領侍衛千人護送車駕隨行。

堯師相較於其父城平王堯雄,並沒有多少能力,稱得上虎父犬子,但勝在忠心難得,早在堯雄在世時,就充任高澄身邊的庫直,即貼身侍衛,與他關系密切。

在先後將斛律光、高季式、王思政、尉興慶四代親信都督調往軍中領兵,就連紇奚舍樂、尉興慶等貼身侍衛也被派往陜、廣、梁三州擔任練兵將領以後,堯師已經是擔任護軍將軍最合適的人選。

做護衛工作,哪怕能力不濟,副將也能為之查漏補缺,最重要的還是忠心,而這恰恰就是堯師最值得稱道的一點。

高澄看著堯師依稀與其父有幾分相似的面容,與堯雄的過往種種回憶,又湧上心頭。

堯雄去世也有九年了,高澄做世子的那些年,麾下將領論戰功,堯雄當為第一。

如今堯師年過三旬,卻還是文不成,武不就,這件事高澄也有責任,堯雄為他鎮守豫州近十年,妻兒留在洛陽為質,以致堯師無人督教。

“堯護軍,明日帶你長子入宮給朕瞧瞧,朕生養了一屋子公主,對各家才俊也得上點心,免得將來擇婿時手忙腳亂,女兒所托非人。”

巨大的驚喜落在堯師頭上,險些將他砸暈,高澄這話再淺顯不過,有意讓其子尚公主。

女兒嫁皇子或許會卷入奪嫡的風險,但兒子尚公主,則是美事,畢竟除了高孝琮,其余皇子都沒有同母的姊妹,而高孝琮的同母姐高宓也早就許給了段韶之子段懿。

況且北齊一朝也沒有駙馬不得手握重權的規定,如今的中書令楊愔不就有一個駙馬身份麽,娶的還是高澄嫡親二妹。

堯師跪地謝恩,高澄將他扶起,拍著肩膀勉勵道:

“朕之所以未將城平王(堯雄)供入太祖廟庭,便是有心讓其與朕在百年之後作伴,共享香火,堯護軍也當努力,將來父子同入廟庭,也是一段佳話。”

堯雄作為高澄麾下的重要將領,自然不會如婁昭、段榮等人配享高歡廟庭,堯師清楚的知道以父親的功績,自然能在百年之後供奉高澄廟庭,但沒想到他對自己也有同樣的期許,更是感動得泣不成聲。

高澄走上鑾駕,落下了門簾。

原本天子鑾駕多是露天,畢竟外人瞧不著天子儀容,又怎能彰顯威儀。

不過小高王這人怕死得很,生怕禦道兩側有暗箭來襲,鑾駕三面內部都有鋼板鑲嵌,密不透風,為了美觀,也讓綢緞包裹,所以瞧不出來。

而出入的門簾外,更有三名車夫充當人肉盾牌,讓人不由為小高王的惜命而咂舌稱奇。

天子就坐,堯師擦幹了淚,擡頭挺胸地胯馬在最前方開道。

馬車由建春門開往城外京畿軍大營。

早些年高氏初掌權,高澄鎮洛陽,為了自身安全他將京畿軍大營設在永寧寺等城內寺廟,還特意將渤海王府搬遷至寺廟附近。

十七年前,將士們生火造飯時不甚走水,永寧寺毀於一場大火,高澄便也陸續將京畿軍大營重新設在城外,地方寬闊了,也方便眾人演練。

北齊士卒的訓練皆由中兵府與外兵府規劃安排,戰兵日常以體能訓練為主,能夠選入此列的,廝殺技巧都不差。

高澄覺得,行軍打仗,拋開戰術不談,無論是長途奔襲,迂回穿插,還是短兵交接,血肉相搏,比拼的就是將士們的忍耐力、意志力。

尤其是擺開陣勢與敵廝殺,在人數相差不算懸殊的情況下,勝者往往是意志堅定,更能在殘酷的血肉磨盤裏忍耐的一方。

高澄當年受命組建京畿軍團,便將體能訓練放在了第一位,負重50斤越野跑便是主要項目。

當然了,體能訓練消耗大,供養這群戰兵們的耗用也大,這也是高澄近些年裏始終在縮減州郡兵的數量,以維持北齊如今超過三十萬戰兵的規模。

鑾駕抵達京畿軍大營外的時候,一眾戰將們已經恭候多時,高澄走下來馬車和眾人寒暄,親切問候他們的近況,哪怕前日才舉行了一場大朝會,與眾將才見過面,也不妨礙他們如同久別重逢的老友一般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