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老將(第2/3頁)

眾人言談甚歡的時候,彭樂突然感慨道:

“有人曾與我言永昌王(高敖曹)馬槊世無雙,騎戰天下第一,末將是不服的,只是一直無緣討教,不曾想拖延至今,我等皆生華發。”

高敖曹今須發發年正式步入了五旬年紀,白發已經在兩鬢間冒了出來。

彭樂與他年紀相仿,更是須發皆白。

“若陳留王(彭樂)有意,今日正好陛下觀戰,你我不如就在禦前較量一番。”

高敖曹鬥志滿滿,他年紀雖老,卻不服老,這些年一直有關於他與彭樂誰才是高氏麾下第一戰將的爭執,便提議較量,終結這場持續了二十年的爭議。

彭樂這種腸子流出來,還能自己截斷,與敵再戰的狠人又哪會慫,便與高敖曹一起在高澄面前請求讓他們鬥將一場。

其余如侯淵、劉豐、可朱渾元等一眾老將紛紛起哄,都想瞧這場熱鬧。

高澄擔心兩人有所閃失,畢竟都這麽大年紀了,無論是挨了刺,還是被人拍下馬,這條命只怕都得丟在這裏。

可架不住高敖曹與彭樂心意已決,直言高澄若不許他們在禦前分出勝負,哪怕在私底下也得約戰,誓要分個高低。

高澄無奈,只得命人拿布裏三層、外三層的包裹在長杆上作為武器讓二人較量。

還叨叨著什麽傳統武術,點到為止,交待高敖曹與彭樂莫要拼死相鬥。

至於二人有沒有往心裏去,高澄就不得而知了。

一眾將領興沖沖為高敖曹與彭樂清出場地,這二人的武勇,眾人都是服的,只是遺憾這場鬥將不是發生在二十年前,甚至十年前,兩人狀態鼎盛的時候。

而是如今,已經五旬年紀,正如北伐前高季式與高敖曹爭搶偏師主帥時所言,這年紀注定不復當年之勇,氣血已衰。

高季式如今不在洛陽,回師之後他被派往長安,擔任雍州刺史一職。

而原本的雍州刺史王思政則被調往隴右,擔任秦州刺史,原秦州刺史潘樂則被調往晉陽,擔任並州刺史,高澄妹婿劉洪徽則被授予青州刺史,接替入京的趙彥深。

過往如堯雄一般鎮守豫州一待便是十年的情況難再發生,當年之所以有此安排,一來是如斛律光、段韶、高季式等年輕將領還未成長,高澄麾下能用的就那麽幾個人,而豫州面臨陳慶之的威脅,也只有堯雄才能讓他放心。

不只是關隴地區,東部掌控兵權的淮南地區三州刺史也在相互之間被調動,壽州刺史段韶轉任合州刺史,合州刺史高嶽轉任揚州刺史,揚州刺史厙狄幹轉任壽州刺史。

哪怕都是心腹,也得防著他們久鎮一地,根深蒂固,這樣的安排,對大家都好。

高澄思維發散之際,場中的高敖曹與彭樂已經交上手,身邊的陣陣喝彩聲將高澄的心神拉回。

顯然二人沒有聽從高澄所謂的點到為止,招招狠厲,讓高澄看得膽戰心驚,唯恐有了閃失。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自賀六渾死後,彭樂跟了自己十年,高敖曹更是追隨二十載,眼看著他們從壯年走向暮年,戲演多了,這份情誼便也真了。

至少高澄再未把高歡臨終之言,所謂彭樂心思難測,要小心提防的教誨往心裏去。

賀六渾有識人之明不假,但小高王看人眼光也不差,彭樂這人小心思確實多,但要說如今高氏地位之穩固,他還有不臣之心,那便是以莫須有來罪人。

場中二人交手百合,依舊勝負未分,高澄這個外行看不穿門道,還為高敖曹與彭樂提心吊膽,但不少將領已經發覺,二人出手都不如此前淩厲,他們的體能逐漸不支。

到底是英雄遲暮,時光無情,當年高氏麾下最勇猛的兩位戰將,都走上了下坡路。

“陛下,不如就以二位將軍平手結束吧。”

立在高澄身側的可朱渾元低聲道。

高澄疑惑地看他一眼,不知其意。

可朱渾元解釋道:

“二位將軍氣血不比當年,力竭之下難免失手。”

這話聽得高澄一驚,趕緊讓堯師敲響金鑼。

場中纏鬥在一起的二人聞聽金鑼聲,也紛紛住了手,策馬行向台前。

“末將鬥得正興起,陛下為何鳴金?”

二人翻身下馬,高敖曹當先問道。

他就是這性子,上了頭,哪還管什麽君臣禮儀。

彭樂則是滿含遺憾道:

“再有幾合,末將定能將永昌王拍落馬下。”

高敖曹聞言不樂意了,拉著彭樂的坐騎韁繩,便要再戰一場。

彭樂欣然應戰,而隨駕的禦史則出列參奏高敖曹、彭樂禦前失儀,惹得二人對他怒目而視。

高澄先讓禦史退下,笑道:

“如今不是朝議,並非君臣問對,無需小題大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