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新君即位(第2/2頁)

此前戶科給事中曹大埜以不忠十事抨擊高拱,就提到過張四維賄賂高拱一事,之前高拱更是為他寄走了殷士儋,朝臣們都知曉兩人有多親近。

因而此時,朝中便不斷有人猜測,張四維何時滾蛋?

也有人偷偷在傳,說張四維嚇到屁滾尿流,私下裏已送過數次禮給張居正了。

這傳聞無憑無據,柳賀卻覺得很像真的,他雖不是十分了解張四維的為人,卻覺得這事對方能幹出來。

事實上,此後張四維能入閣拜相,也是因為走了李太後的路子。

總之,張居正當了首輔,高拱一手提拔的高儀就嚇到因病逝世了,之後張居正便提拔呂調陽入了閣,任文淵閣大學士,此時內閣中只張居正、呂調陽二人,張居正可謂大權在握,正是風光無限的時候。

……

對於柳賀來說,隆慶六年的六七兩月過得極快,朝中諸事與他關聯雖不大,但柳賀在翰林院中仍受到了一些波及。

張居正既晉了首輔,便有人說,柳賀這日講官的日子可能就不穩了,眼下天子還未重啟日講,日講官的人選似乎也在斟酌之中。

“柳澤遠也是運道不好,若不是得罪了首輔,憑他首輔門生的身份,還不是想任講官便任講官?”

這些聲音柳賀也能聽到,不過他心態平和,並未將這些擾人之言放在心上。

與他同期入翰林院的張元忭、鄧以贊都勸柳賀,讓他去張居正那邊服個軟,張居正眼下得了勢,京官外官無不極力討好,柳賀是他的門生,本就低他一頭,去服軟更容易些。

“我倒覺得,澤遠做事全憑本心,你想去便去,不要理會旁人如何說。”

酒樓裏,柳賀、唐鶴征和吳中行三人聚在一起,柳賀神色與平日差不多,全然沒有正被打壓的憋悶。

準確地說,張居正其實沒有打壓他,至少柳賀心中不是這麽認為的。

如今隆慶二年的翰林大多仍在修史,他受隆慶帝偏愛,已經任過半月的東宮講官,何況張居正此前阻攔也是有憑據在,按翰林院論資排輩的規矩,升日講的應當是柳賀的前輩翰林,就算張居正不提,別的官員也會提的。

張居正眼下升任首輔不久,事務想必十分繁忙,柳賀估計對方也擠不出時間來對付自己。

只不過官場上的事並不能簡單用好惡來形容,此時京中已經有自己得罪了張居正的傳聞出來,那麽無需張居正動手,自有人排著隊給新任首輔大人解決麻煩。

“兩位仁兄不必為我

擔心,咱們不是來喝酒熱鬧一番的嗎?”柳賀看向唐鶴征,“元卿兄似乎瘦了許多。”

“元卿這段時日著實是忙。”吳中行道,“我上他家幾回,他家人都說他不在。”

穆宗皇帝駕崩,禮儀祭祀之事在禮部職權範圍內,唐鶴征自是閑不下來。

之前柳賀分去誥敕房輪值,每日忙到腳不沾地,唐鶴征還取消過他,說柳賀沒機會享受到美酒,結果沒過多久,柳賀清閑下來了,唐鶴征倒成了最忙的那個,不過禮部也就只忙一陣而已,穆宗皇帝並不愛議禮及祭廟,新君即位後,張居正為人雖極強勢,但走的也是經世致用的路子,不在禮之一事上過多糾纏。

不過有明一代,禮部尚書通常是儲相首選,許多閣臣便是在禮部尚書任上入閣的,因而禮部看似沒有什麽實權,位置在六部之中往往僅次於吏部。

“陸大宗伯是否已經到任了?”

閑聊之時,幾人說起了新任的禮部尚書陸樹聲。

高儀是以禮部尚書身份入的閣,他過世後,禮部尚書之位自然就空了出來,張居正及眾朝臣首推陸樹聲,陸樹聲是松江府華亭縣人,徐階的老鄉,高拱的同年,嘉靖時便已官拜吏部侍郎,穆宗即位後他也一直未出仕,直至萬歷朝,使者一直派人去陸樹聲家中請,陸樹聲才出山任禮部尚書。

柳賀的上司馬自強也去禮部任了左侍郎,前途是一片光明。

“可惜了南明公。”吳中行忽然道。

柳賀和唐鶴征也不由嘆氣。

他口中的南明公乃是諸大綬,隆慶帝去後,諸大綬極其哀慟以致臥床不起,他這一年又為好友徐渭奔走,殫精竭慮,年還未滿五十便已離開人世。

諸大綬現在的官職是禮部右侍郎,若不是過世早,以他的資歷,再升一級也並非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