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再見張居正

“柳修撰,今日真早。”

柳賀到了翰林院,書辦早已替他將茶水泡好,桌上則放著一份邸報。

柳賀喝著茶,翻開邸報來讀,書辦知曉他的喜好,泡的都是他愛喝的龍井,此刻茶香入了肺腑,邸報上的消息也逐一映入他眼簾。

邸報類似於後世的報紙,由內閣編撰後印發,基本是五日一發,所摘錄的內容大多是朝廷奏報,因而京官衙門人手一份,邸報發行的那日,官員們上衙後必然先讀報,再將前幾日未處理的事務處理完。

柳賀大略讀了一遍,升兵科都給事中李己為順天府府丞,河南道禦史王廷瞻為大理寺右寺丞。(注1)

減釋各省重囚四十八名。

左柱國中極殿大學士張居正進《帝鑒圖說》。

翰林編修許國補日講。

邸報中所寫都是近日朝中發生的大小事務,但這些和柳賀關聯不大,眼下經筵未開,張居正倒是已為天子定下了日講儀注,天子每日須先聽《尚書》與《大學》,之後批閱奏章等,待朝事忙完再聽《論語》與《孟子》,聽講官講前代興亡之事,還要練字體書法,除了一三六九視朝日免講讀外,其余時間講讀都不能停。

然而經筵的規矩是定下了,日講官卻仍未敲定,陳棟過世後,許國也無需再輪值誥敕房,補了陳棟的缺晉升日講官。

因為日講官並未再添人,柳賀也不知曉自己有沒有被踢。

眼下翰林們除了修《世宗實錄》外,還要接著修《穆宗實錄》,《穆宗實錄》以張居正、呂調陽為正副總裁,柳賀的新上司陶大臨承接著監督之職,陶大臨為人十分清正,他和諸大綬同為紹興老鄉,同一科進士,一人為狀元,一人為榜眼,又是兒女親家,諸大綬過世後,陶大臨的精神也大不如前。

柳賀殿試的那年,陶大臨仍在紹興丁父憂,不久前才重返翰林院,據沈鯉說,陶大臨看似比之前清瘦了許多。

日講官正式敲定之前,柳賀就在翰林院中翻翻典章,日子倒也過得輕松散漫。

萬歷帝登基後,張居正正式提出了自己的改革方案,即整飭吏治,富國強兵,眼下他雖未推出政令,但改革的心思已經毫不遮掩。

這一日下衙前,柳賀還在對比嘉靖朝與洪武朝時典章的變化,陶大臨卻將他叫了過去,說是首輔有請。

柳賀並非第一次來文淵閣,輪值誥敕房的日子裏,這文淵閣他可謂十分熟悉,但新君即位後他還是第一次來。

雖時隔幾月,柳賀卻產生了恍如隔世之感。

第一次來時,高拱與殷士儋仍在爭執不休,而至今日,這兩人卻已告別了朝堂,以張居正的性子,只要張居正在朝一日,這兩人都不會有回歸的可能。

首輔值房自是森嚴莊重,但事實上,文淵閣值房面積並不大,光線甚至不如六部衙門開闊,但處在其間的人賦予了值房莊重之感,在朝官員人人都向往此地,也人人期待有一日大權在握。

醉臥美人膝,醒掌天下權,這是許多人平生的宏願。

“柳修撰在此稍待片刻。”

柳賀注意到,張居正的中書似乎重新換了一位。

他對內閣值房的中書一貫很不感冒,是覺得這些中書眼睛似是長到天上一般,從來不拿正眼看人。

張居正新換的中書似乎要比原來那個更客氣一些。

首輔值房外也並非只柳賀一人在等待,柳賀一眼掃過去,就看到了工部、戶部的左侍郎及大理寺的官員,他和九卿衙門的官員相交不多,不過人家是堂堂的正三品官,柳賀還在從六品的位置上一動不動。

柳賀當即見了禮。

不過此時畢竟是在首輔值房外等

候,幾位侍郎也沒心思關注所謂禮節,有一位侍郎剛從京外調入,見柳賀年紀輕輕便能面見首輔,不由多問了兩句。

左右答道:“這是首輔的門生,咱們大明朝第二個連中三元者。”

那侍郎看向柳賀的神色頓時有些變化。

柳賀眼下官位雖然不高,又有傳聞說他得罪了張居正,但不管如何,就算他在翰林院修史修到老死,日後史書上也必然有他的一筆。

能中狀元之人,官場同僚都會高看一眼。

……

柳賀在值房外等候著,幾位侍郎先入內匯報,柳賀是趕在下衙時間來的,他以為自己已經來得挺遲的了,然而在他之後,依舊有數位官員來到了文淵閣,柳賀在其中甚至看到了兵部尚書譚綸。

在整個大明朝,譚綸都是數得上的名將,他是嘉靖二十三年的進士,之後便在浙江、福建抗倭,又任薊遼總督鎮守京畿,眼下他回到京中任兵部尚書,卻時時遭受言官彈劾。

等待的官員中,柳賀職位最低,所以待眾位官員都一一入內匯報,一盞燭快燒完了,還未輪到柳賀。

柳賀不由在心中吐槽,張居正是讓他站樁來了嗎?還是那種連飯都不管的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