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豪情未滅

柳賀在揚州這幾年,揚州府風調雨順,並無旱澇大災,百姓們免遭胥吏盤剝,貧寡年老之人也常受救濟,日子可謂十分平順。

縱然府中鹽商仍對柳賀有不滿,百姓們卻十分感念他的恩情。

柳賀卻覺得,他並未為揚州的百姓多做什麽,只是盡了為官之人的本分罷了。

對後繼者之事,柳賀登門與吳桂芳詳談過,揚州知府這等緊缺的官位,吳桂芳也很難插手,但他畢竟是鳳陽巡撫,對所轄地官員的任免也有建議權。

之後便看張居正如何決斷了。

等柳賀上了船,船已開動,岸邊卻仍有許多百姓遙望著船,久久不願離去。

見此一幕,姜通判等人都是感慨,歷來為官之人,又有幾人能受百姓如此愛戴?

柳賀在任時對下屬官吏人盡其用,說是榨幹最後一絲力氣都毫不誇張,可見著揚州府如今的氣象,官吏們心中也是十分自得。

……

船到了瓜洲渡,再行一段便是京口,船上風有些大,楊堯替柳賀披了件衣裳:“相公心裏舍不得?”

柳賀笑道:“人家常說,為官一任造福一方,胡則胡公做到了,我與胡公相差很遠,若是可以,我也想在揚州再留兩年。”

胡則是北宋官員,歷太宗、真宗、仁宗三朝,他在任上取消了衢州、婺州百姓的人頭稅,百姓感恩於他,在方巖山上為他立廟供香火,到了高宗時,應百姓請求,以“赫靈”二字作為廟額,明初朱元璋則將之封為顯應正惠忠佑福德齊天大帝,民間稱為胡公大帝。

因而官當得好不好,老百姓心裏其實是清楚的。

這一日天氣晴朗,到達西津渡口時暖風熏熏,渡口上依舊一片忙碌景象,商人們將船貨運至大江南北,柳賀乘的是官船,靠近碼頭時,大大小小的商船皆是避讓。

剛下船,柳賀正要派人請三叔來接,碼頭上,仍是一青袍官員帶隊,一行人恭恭敬敬對著柳賀行了禮,柳賀一見,仍是鎮江府同知周翰。

這可真是巧之又巧,三年前柳賀返鄉時,在這西津碼頭見到的也是周翰。

兜兜轉轉三年,周翰仍是鎮江府同知,柳賀卻已是揚州知府,南直隸十四府四州中,鎮江知府與揚州知府根本不能同日而語,僅是所轄地域,揚州府便是鎮江府的數倍。

周翰臉上帶笑,心中卻是忍不住大罵。

柳賀這官著實升得太快了,自己在府同知的位置上還未邁出一步,他卻已經幹完揚州知府又要進京了!

他究竟有沒有得罪張江陵?

看這架勢,他不像是得罪了張江陵,反而是倍受張江陵器重一般。

“原來是周兄。”柳賀道,“本官只是路過家鄉,周兄何必如此興師動眾?”

“柳大人如此稱呼,實在是折煞下官了。”二月的天,周翰腦門上卻冒著熱汗,“您在揚州知府任上勵精圖治,官員拜服,天子信重,下官心中也是佩服之至。”

若是知曉柳賀有這般本事,周翰在柳賀回鄉時絕不會陰陽怪氣。

陳知府於去歲平調去了外府,新任知府不知曉周翰與柳賀間的齟齬,派他來渡口迎柳賀,柳賀自揚州知府任上回京,將來必是要受重用的,別說他是自鎮江返鄉,就算他只是路過,沿途官員也必須多加招待。

這是大明官場的舊俗,誰也不能幸免。

上回柳賀有空,鎮江府上下卻都是冷待,這回柳賀匆匆回鄉,鎮江知府卻將酒席備好,柳賀只要去就足夠了。

柳賀和新任鎮江知府不太熟,二人只在南直隸各府議事時見過兩回,但對方畢竟是父母官,紀娘子之後也要住在府裏,柳賀雖行程忙碌,還是應邀赴了宴。

但除了鎮江知府的邀約外,其余官員士紳的酒宴柳賀一概未參加,他先去看了孫夫子,柳賀來得遲了,孫夫子已經完全認不出他,原本就幹瘦的人幾乎成了一副骨頭架子,柳賀見了也格外難受。

孫夫子眼下已認不得人,把他帶到府城照顧倒是容易,可師娘卻告訴柳賀,夫子意識仍清醒的時候叮囑過她數次,叫她無論如何不許麻煩柳賀。

柳賀除了落淚,別的什麽也做不了。

“賀哥,夫子也不願見你如此。”紀娘子拍拍柳賀的後背,“你的心意,夫子一直是知曉的。”

柳賀嘆了口氣,道:“娘,我只怕見不到夫子最後一面了。”

京城路遠,柳賀還不知何時能返鄉。

他在揚州時與李春芳交談過,李春芳自中狀元後官途平順,進內閣早,又受天子器重,他雙親身體康健,因而自嘉靖二十六年中狀元,到隆慶五年致仕歸鄉,他整整二十五年只回過一次家,時間還分外短。

李春芳與張居正是同年,張居正年輕時官途也坎坷過一陣,回鄉的機會倒是多一些。

見過孫夫子,又與丁先生他們匆匆見了一面,柳賀便與楊堯、楊鄉紳夫婦一道乘船前往京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