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升官

之後,大理寺卿、五軍都督、各部左右侍郎等也俱向鄭汝璧遞交了自己心目中的人選,眾人本以為,呂旻得了王國光首肯,此次這禮部右侍郎之位恐怕會落到他頭上。

然而會推的情形卻出乎眾人意料。

票數位列第一的竟是柳賀。

待鄭汝璧計完票,他赫然發現,柳賀的票數竟是呂旻的數倍,此時票數已計滿,柳賀為正推,呂旻為陪推,其余則交由天子定奪。

絕大多數情形下,天子並不會駁回會推的結果,畢竟這是由京中大員共同推選的,即便天子摒棄正推而擇陪推,或正陪皆不選,此人就算任了官,恐怕也難獲百官認同。

何況柳賀與天子的關系非同一般,天子還在東宮時,柳賀便是他的講官。

呂旻在隆慶朝時也是天子講官,排名甚至在王希烈之前,但不知為何,他之後的官途便不如張四維順暢,想必是少人提攜的緣故。

“未及弱冠便官至部堂,實在是後生可畏啊。”

“這般算來,柳澤遠恐怕是我大明朝最年輕的部堂了。”

“當年於少保任刑部右侍郎時年方三十二,今日這柳澤遠竟比於少保還要年少。”

“眼下會推雖定了柳澤遠,然而官位究竟落在誰頭上,恐怕還要待元輔決斷。”

一些官員此刻正感慨著柳賀的年輕,但也有人細細琢磨著方才的會推。

張居正、張四維、馬自強與申時行四人中,兩人選了呂旻,兩人選了柳賀,然而誰選了誰,此時著實值得玩味。

“今日我等在會推上選了柳澤遠,再過幾日,少不得要稱他一聲少宗伯了。”刑部尚書嚴清感慨道。

嚴清為人最是方正,六部尚書中,唯有嚴清不攀附張居正,柳賀雖是張居正的門生,但嚴清等官員知曉,若為削藩計,必得挑出一位肯幹事的官員,年歲輕是柳賀的缺點,然而削藩事卻需要一位年輕氣盛的官員挑起擔子。

但柳賀這官也著實升得太快了。

與他競爭的呂旻比他早了足足六科,余有丁中進士也比他早了三科,他的同年們甚至連展書官也未當上,柳賀卻已將邁入部堂的序列。

細細想來,也是因為翰院中無人可選。

禮部侍郎通常由詞臣選任,但詞臣辦實事的經驗卻並不多,翰林們最多出趟京冊封王府而已,選來選去,有可能壓制住那些驕橫藩王的唯有柳賀一人。

不管怎麽說,他也是張居正的門生,若事情真到了難以收拾的地步,張居正必然是會出手的。

……

會推的結果剛出,鄭汝璧就使人送至柳賀這邊,翰林院中同樣有消息靈通者,柳賀剛接到鄭汝璧的口信,王家屏、於慎行等人就到他面前道賀。

“恭賀學士,如此喜事,學士定要請我等喝杯酒。”

柳賀剛來翰林院時,眾人就覺他並非常人,可誰也沒有料到,柳賀竟在八年內一躍升至京官三品,還是各部侍郎中分量最重的禮部侍郎。

雖眼下柳賀只是右侍郎,但由右向左不過是時間問題罷了。

會推的消息剛傳來時,翰林們都十分驚訝,但也有人在心中琢磨,以柳賀這般的升官速度,不久之後他恐怕就能位列部堂,甚至入閣辦事了。

就如申時行,雖申時行的入閣與張居正歸鄉有關聯,可申時行萬歷二年時才是左春坊左庶子,如今才過四年,他卻已是閣臣之一,只要張居正肯提攜,這官晉升起來可以非常快。

柳賀並非沒有那樣的才幹。

盡管柳賀這禮部右侍郎是為削藩而設的,然而俗語有雲,一個蘿蔔一個坑,不管將來如何,先將這坑占住才是最緊要的。

柳賀晉了三品官,距離他回京不過一年。

他在揚州知府任上的行事先不必提,在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講學士任上,他核審《大明會典》可謂十分細致,自申時行入閣後,翰林院院事無人接掌,柳賀卻依舊兢兢業業,將分內之事辦好。

若非出了張居正奪情之事,京中官員恐怕還不會注意到他。

在詹事府少詹事任上,柳賀為人十分低調,絲毫不見傲氣。

但他作為門生敢勸張居正,又敢出言奏劾言道,加之他在揚州知府任上辦了不少事,在京中許多官員,尤其是年輕官員眼裏,柳賀正是敢想敢為、不畏艱難之人。

……

柳賀並未等候太久,這日他正在翰林院中讀文卷,聖旨就在此時來到了。

直到這一刻,柳賀這禮部右侍郎的位置才算真正穩當了。

他接過聖旨,宣旨的內侍道:“陛下聽聞消息後十分高興,他與咱家道,這天底下就沒有柳先生辦不成的事。柳大人,入宮謝恩時,你可得好好謝謝陛下。”

柳賀笑道:“謝公公提醒。”

眼下在翰林院正堂,柳賀不好道謝,不過私底下他已派顧為往這內侍府上送了些字畫文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