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制造謠言(第2/2頁)

天子的信重只是一時,而非一世。

穆宗對高拱可謂信重了一世,但穆宗一過世,高拱便被人拉下了馬。

這意味著,對於官員來說,天子信重與否其實並不重要。

就以張居正為例,當今天子是不得不信重他,因為天子沒有選擇的機會,一旦有,張居正這般的首輔並不會出現。

“我二人便一直等著?”申時行問。

“只能如此了。”張四維道,“此時若有風吹草動,張太嶽會改變心意。”

若有機會,誰人不想登臨首輔之位?

張四維本就是極戀棧權勢之人,否則他不會主動和武清伯搭線,更不會侍張居正極小心。

他為次輔三年,在內閣中,無人比他更清楚張居正的威風。

他名義上是次輔,可朝事決斷、官員任免、銀稅動用……事事都得經張居正批準,他不如說是專替張居正蓋印的吏員。

揚州之事,柳賀狠狠將鹽商打擊了一番,張四維當時有武清伯助陣,卻依然未動柳賀,便是擔心張居正的反應。

那樣的威風,他也想有。

只要張居正離開朝堂,他就是內閣首輔。

“我們不能對張太嶽做什麽,可對柳澤遠倒是可以動動心思。”張四維在申時行耳邊說了一句,申時行輕輕應了。

……

柳賀是未聽見張四維所言,若是知曉,他恐怕會搖頭。

張四維玩權術倒是很有本事,可他也不是沒看見,自嘉靖朝以來,名聲響些的首輔哪個不是經過一番惡鬥沖出來的?

等人讓位是最次一等的想法。

張璁、夏言、嚴嵩、高拱、張居正……這幾人為政之見或許不同,可能登首輔之位,幾乎靠的都是把前任踢走。

沒有和首輔相爭的膽色,縱然坐上了首輔之位,也是顧慮重重,難以施展心中所想。

……

對於自己入閣這件事,柳賀並沒有主動去拉票,畢竟入閣和會推禮部尚書不同,主要是看張居正和天子的意見。

其余官員如何想,其實並不重要。

唯有這二人皆屬意自己入閣,事情方才能成,其實張居正也可以強推柳賀入閣,他眼下仍是首輔,這樣的能力也是有的。

可柳賀不願他在臨退前再得罪天子一回,何況他縱然強推柳賀入閣,入閣之後,柳賀仍是要為天子辦事,不被天子看重的閣臣結局會如何?

柳賀

完全可以想象。

所以柳賀頗有看花開花落、觀雲卷雲舒的心態。

愛咋咋地。

不過他什麽也沒幹,京裏這幾日倒是有些他的不利傳聞,說他出位搏名,也有說他為人冷酷的,甚至有人說,他在揚州養了一房小妾。

柳賀:“……”

這種傳聞實在太過低級,柳賀甚至不想理。

其實他明白,傳聞的源頭是什麽。

無非就是有人不想他入閣罷了。

就像張居正歸政,明明是因為改革已有成效,他趁勢將朝政還給天子,可民間傳聞卻是他吃海狗丸吃多了,身體扛不住,只能選擇病退。

最離譜的是,在傳聞裏,他柳賀常去張居□□上孝敬,這海狗丸便是他呈給張居正的,“二人同服……雲雲”。

柳賀:“……”

京城套路深,他要回下河村。

張居正對這般傳聞自然惱怒到極點,流言可謂粗鄙不堪,卻又契合了民間對於閣臣私生活的好奇,又有柳賀這個三元郎摻和進其中,再傳個幾百年,野史上恐怕真會出現內閣首府張太嶽與禮部尚書柳澤遠同服海狗丸的傳聞。

對這種傳聞,二人卻沒有什麽辦法,即便派人去抓,那似乎也是二人為封口而為。

柳賀任由傳聞散播,他心中其實也很生氣,單純放任也不符合他的性格。

因而過了幾日,京中又傳,張四維給他爹過壽,他爹耳提面命:“兒啊,你一日不登首輔之位,爹一日不能合眼啊。”

這個謠言的真實性可比海狗丸強多了,海狗丸沖擊性足夠強,但真實性一看就不夠。

張四維氣得砸了一個花瓶,他爹還在山西老家,如何能對他耳提面命。

但這謠言一出,京中皆知他張四維想當首輔想瘋了。

因而過了一日,“俊三元巧獻海狗丸,張相國喜得美嬌娘”的傳聞也消散了。

柳賀感慨道:“這叫不打自招啊。”

拼的就是一個離譜,反正他柳澤遠可以不入閣,但張蒲州卻不能不任首輔,情緒已經鋪墊到這裏了,張居正再殺一個回馬槍入閣的話,張四維也不會有好日子過。

張居正面色微冷:“去歲便有人用流言逼我,莫非以為我不會用這一招嗎?”

故而不久後,京城官場都傳,柳賀因《育言報》一事得罪李太後,李太後便強令天子不許他入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