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廷議(第2/3頁)

其實這就涉及到銀子該怎麽花的問題。

張四維話雖說得冠冕堂皇,但在場官員都清楚,此前天子以填充後宮為借口開口要錢,張四維這首輔批了一筆,之後永寧公主議婚、冊封九嬪及為潞王制作大婚袍服等又花了一筆,蘇松嘉湖這幾年遭了災,還是地方上特意請旨,天子才允了其陸續呈進。

在侍奉天子一事上,張四維的確比前任張居正要失去的多。

但柳賀的想法又有些理想主義了,戶部尚書張學顏和吳兌為官生涯多有交集,吳兌來找他求援時,他都不敢將話說得太滿。

眾官員低聲議論了起來。

就在這時,禮部右侍郎許國突然問柳賀:“聽聞柳閣老有意令兵部兵器司與工部一道研發火器,可有此事?”

柳賀頷首道:“的確是有。”

“火器研制便要許久,之後閣老可能保證各地邊軍都配備?”許國道,“若依閣老所想,其後續花費恐怕更是驚人。”

柳賀輕聲道:“此事我也想過,各位可曾閱覽近期的《育言報》,西人研發的火器十分精湛,我聽聞,近日有一泰西傳教士,其名為利瑪竇者,正於果阿至廣東香山墺,其所攜者,便是泰西所用之火器。”

“閣老所想只怕太遠了,泰西與我大明何幹?自太/祖開國來,我大明與他國之往來只有貢途,閣老莫非是覺得,他泰西人能破我大明國門不成?”

柳賀心道,如今自然是不能的,但幾百年後就說不定了。

“各位,戚家軍在戰場上之所以戰無不勝,正是因戚家軍兵卒有四成配了鳥銃。”柳賀道,“我以為,銳器未必人人都要配,但先有是極必要的。”

“何況此事並非今日商議之要事,右宗伯若有異議,不妨廷議之後再商,如何?”

柳賀已這般說了,官員們自然也是贊同,話題便又轉移到了邊餉上。

張學顏與吳兌一道將各邊鎮所耗錢、人、馬等數據一一列上,果真,除遼東以外,各地邊鎮都缺銀,便是分布在富庶之地的衛所,縱是有地方接濟,開銷依然緊巴巴的。

大明天下是靠打仗打出來的,兩百年後,各邊鎮軍紀松弛,兵卒戰意遠不如洪武時,加上朝廷以文馭武,武官升遷之途十分狹窄,兵卒們自是更缺少動力。

但錢給還是不給?

多少還是要給的。

全不給,這鍋就是各地總督和兵部背了,朝廷如今也不是最缺銀的時候,該出的錢還是要出的。

不過此事若只有吳兌一人堅持倒也罷了,偏偏張四維與柳賀兩位閣臣摻和了進去,那事情就不是那麽簡單的了。

除了這二人外,也要顧及天子所想。

九卿衙門正官及六部侍郎將自己所想記下,交予兵部右侍郎,結果並未當堂公布,但據一位離張四維十分近的官員說,看到廷議結果的瞬間,張四維面色十分不好看。

下衙之後,吳兌邀柳賀上門,向他細述了一番如今的苦處——他之所以爭邊餉,也並非全為邊關將士。

“自元輔歸鄉,王蒲州、方嘉魚所攬功績皆系於我一人之身。澤遠你也知,大司徒也是因軍功起家,元輔在任時,提攜了不少在邊事上有功的官員,若元輔一離任,我連邊餉都爭取不到,那便意味著我等官員的潰敗。”

柳賀敬了他一杯酒:“大司馬的確不容易。”

吳兌並非為自己一人爭,而是為張居正所提攜的邊鎮官員在爭。

在這一點上,他是決計不能輸的。

但以他一人之力抗衡內閣十分艱難,加上柳賀則不同,無論如何,柳賀與王錫爵算是鐵杆,只要張四維做不到大權獨攬,在票擬一事上,柳賀總能動搖到他。

無論如何,此次廷議結果已經票擬呈給天子,吳兌已付出了足夠的艱辛。

他又道:“柳閣老你提到的那位趙士楨,我已將其請進了兵部,此子果真大才。”

吳兌畢竟是任過邊臣的,他與俺答之妻三娘子關系不錯——三娘子就是那位看中了文官帥哥小蔡就帶回去睡的奇女子,長期在邊關,吳兌見過趙士楨發明的火器後,便立刻明白其威猛之處。

《育言報》也常常刊載弗朗機、泰西等地火炮之威,雖吳兌不知其消息源於何處,但既是《育言報》登載,其中也有幾分可信之理。

除此之外,《育言報》上也登載了朝鮮、倭國的近況,令人看了大開眼界——吳兌此前也曾懷疑過《育言報》所登內容不實,然而某回朝鮮使者進京,見了《育言報》所載之事,便大呼小叫稱《育言報》敗壞其王室聲名,他們國王委屈雲雲。

大明官民原本對《育言報》上的內容只是將信將疑,見了使者這般,如何不知《育言報》所言皆是事實?

因而《育言報》各版中,除了論辯外,其講述海外風情的內容也格外受讀書人歡迎,《育言報》幾乎以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完成了對大明百姓的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