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番外五(第2/2頁)

柳賀只道:“仲化兄,唇亡齒寒的道理,你我應當是懂得的。”

廷推之上,柳賀慷慨陳詞,他在萬歷十年時便在朝堂上蓄積了許多人脈,到今日,隆慶二年、隆慶五年的進士俱是中間,柳賀說話自然越來越管用。

待朝鮮國又發來另一封求援書,由大明天子下令,令遼東兵馬馳援朝鮮。

柳賀為次輔後,就一再上疏給天子,要求強化各地兵馬,當時的兵部尚書吳兌懂戰事,懂練兵,朝廷自海稅、商稅所收之銀,有大半都用於練兵。

當時戚繼光還在世,李成梁、李如松父子又懂帶兵打仗,柳賀便給予他們充分的權限,要他們將遼、川等地的兵馬練成鐵軍。

邊餉一年消耗本就多,各地邊軍有求,柳賀必然積極響應,這在朝堂上引發了許多爭論,可柳賀硬是扛住了非議,讓諸邊將放心大膽地練兵。

哱拜之亂,麻貴、李如松等以最快的速度平定了,都是因為兵強馬壯、糧草充足。

對於朝鮮的求援,朝廷這邊還未給出定論,遼東兵士卻已向朝廷請命——區區倭國,何足道哉!

內閣只得先回了一道——不可輕敵。

此次廷議,戰一派占據了上風,其實也並非沒有官員想要求和,只不過如今哱拜一戰給予了官員許多信心,若大明朝的軍力與宋時一般,那自然今日求和,明日寫盟書,後日歲貢。

可朝廷既然有一戰之力,為何要求和,何況這對手不是旁人,而是倭國。

朝堂之上,浙江、南直、福建、廣東各地的官員都深受倭患,若沒機會復仇倒也罷了,此時朝廷兵馬皆已準備好,為何不能同倭國硬碰硬?

申時行道:“還需與李汝契、李子茂父子提醒,叫他們從容應戰,不可輕敵。”

柳賀點點頭:“此事他們應當也是知曉的。”

李成梁是張居正看中的幹將,戰功赫赫,李如松是進士出身,曾受教於徐渭,才能也不容小覷,張居正過世之後,李成梁、李如松父子也受了不少彈劾,柳賀任次輔後,因與申時行之間的默契,他不去動申時行的人,申時行也不動他的人。

柳賀便如張居正一般信重李家父子,令其掌兵、練兵。

大明朝兵備松弛早已有之,缺錢是其中很重要的因素,自屯田法廢弛後,兵馬的生計都靠糧餉,但朝廷缺錢,又要供天子及達官貴人們享樂,兵事自然發展不起來。

柳賀的想法很簡單,他想辦法籌錢,但是各路邊軍必須把兵練好了,軍紀需嚴明,便是沒有戰事時,各邊軍也需要常練兵法、

通火器,體力要練,冷兵器和□□也都要練。

他將考成法毫不猶豫地套用在了邊軍身上,一年一考或是兩年一考,也不派文官去考,但由文官負責記錄,將各地邊軍將領交換,四川考遼東,遼東考山西……誰若落在最後,減銀子即可。

最開始實施的時候,各地邊將都認為自家最強,將對方貶得一無是處,為此還掀起了一場罵戰,最後鬧到內閣,閣臣們也無可奈何,只能任由他們繼續吵。

無論如何,邊將有進取心總是好事。

考成法在邊軍中的作用比柳賀預想中更好,加之趙士楨發明的火器被廣泛使用,不管是邊將還是朝臣,對如今大明的兵力都很有信心。

申時行其實也是如此,但他謹慎慣了,一切只圖謀百分百的成果,不喜歡冒險。

柳賀連夜給李如松寫信,在信中說,援朝之戰盡量速戰速決,不要給倭寇重新集結兵馬的機會。

倭寇若要求和,先將其打服了,再去參觀他們的銀礦,搬一些白銀回來也可以。

李如松應他——必不負閣老所托。

大明援朝之戰正式開始,這是繼哱拜之亂後萬歷朝經歷的一場大戰,戰場還不在大明國土,而是要過江前往朝鮮,除了邊軍外,福建、浙江二地的水師也參與了此戰。

戰事開啟後,內閣便特辟了遼東與京城的聯絡線,只要涉及此戰,無論大事小事都要及時報備,閣臣們也延長了在閣時間,以便及時處理戰事相關。

此事是柳賀一力主導,如今申時行任首輔已有十年,柳賀在內閣聲勢本就非同尋常,此戰再一勝,柳賀再接首輔之任是順理成章。

事實上,柳賀覺得他與申時行配合不錯,任不任首輔不重要,只要目的達到就足夠。

何況大明朝的首輔十分難當,申時行已算是圓滑謹慎之人了,卻依然常被言官們彈劾。

首輔是被官員們用放大鏡盯著的任務,一點錯處都不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