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番外七(第2/2頁)

“好文章,讀來令人齒頰生香。”天子撫掌贊嘆,然後再疏後附上二字——不允。

內侍都忍不住在心中嘀咕,天子著實過分了些,這豈不是在玩/弄柳閣老。

天子這人的確刻薄寡恩,可柳賀年輕時便和他很對盤,君臣相處至今近三十年,也並非全無矛盾與猜忌,可這麽多年下來,感情多少是積累了。

而且柳賀並沒有太多私心,當年他一心護住張居正,如今一心為朝政,哪怕是任了首輔,柳賀也並不與其他官員結黨,可以說是十分光明磊落。

此次柳賀要歸鄉,天子第一反應就是阻攔。

可柳賀歸心已定,待天子拒過他五封疏後,他便進宮見了天子,告知天子自己內心所想。

古人壽命算不得長,他已將三十年托付給了朝政,在這些年中,照顧母親皆交給了妻子,撫養兒女亦是妻子費心,他對張居正的承諾、對天子的承諾皆已盡了,如今大義達成,他多少也該照顧照顧自己的私心了。

何況他早已對楊堯承諾過,待朝事忙完他就返鄉,二人在清風橋住一陣,再回鄉下住一陣,在家讀書、教書,再在城中四處走走。

落葉歸根,京城畢竟不是他的家鄉。

天子嘆著氣,他自然聽出了柳賀真有歸意:“柳先生這一去,就不會再回京城了吧?”

“若朝廷需要臣,陛下需要臣,縱然臣已年老無用,仍會奔赴京城為陛下效忠。”

天子道:“朕現在仍需要先生。”

天子如今也有四十歲,登基三十年,親政二十年,已是一位十分成熟的帝王。

柳賀道:“臣當年受先皇所托教導陛下,雖非事事盡善盡美,卻也能說,臣自受命以來不敢懈怠分毫,然而臣不能一直伴在陛下身側,這亦非先皇之本願。”

“先是張先生,再是申先生,如今又輪到柳先生。”天子悠悠道,“你們都回鄉了,獨留朕一人在這宮裏。”

聽了天子這話,柳賀也不由有些心軟。

天子一向是孤家寡人,何況當今天子自十歲時便登上帝王寶座,可以說未過上幾天寬和的日子,朝堂之事雖有大臣們分擔,可天子不可能全不過問。

“柳先生既要歸鄉,朕也不能逼迫先生留下。”天子道,“何況先生為大明江山做了許多,朕清楚,天下百姓也清楚。”

“當年父皇做得最對的一件事,便是叫先生做了我的先生。”天子語氣裏也有幾

分動情,“朕一直記得先生的教導,也記得先生為朕做了什麽。”

柳賀任首輔後,天子不是沒有過憂慮,柳賀畢竟是張居正的門生,他心中對張居正仍有芥蒂,不過隨著年歲漸長,他漸漸明白張居正當年之所為,也就慢慢釋懷了。

可盡管逐漸理解了張居正,天子卻不希望朝堂上出現第二個張居正。

他畢竟是君王,柳賀對朝堂的功勞他很清楚,對百官的影響力他也清楚。

可他仍是讓柳賀當了這首輔,只是因為他相信柳賀的為人。

而柳賀果真沒有辜負他的信賴。

此時柳賀決意返鄉,竟讓天子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之感,別的官員恨不能在首輔之位上坐得長長久久,柳賀卻說不幹就不幹。

待柳賀出了殿,天子心中當真十分感傷:“我識得柳先生第一日他便是如此,如今還是如此。”

“陛下若是舍不得柳閣老,便請他多留幾日吧。”一旁的內侍道。

天子搖了搖頭:“柳先生也是倔脾氣,他決定了的事情,旁人不好阻攔,縱是朕也未必能攔下。”

柳賀並沒有說錯,他官場沉浮近三十年,在首輔位上都待了數年,權勢他有了,抱負他也實現了,縱然天子能以利誘他,這天底下能夠打動他的東西又有多少?

“是朕看輕了柳先生。”天子嘆道,“柳先生沒有辜負朕。”

柳賀歸鄉,天子贈了浩浩蕩蕩數箱禮,又給賞賜又給封贈,柳賀原本想輕松回去的,肩頭卻莫名多了許多負擔。

天子之賜,他還不能辭。

柳賀回鄉的事早已與親近的官員說過了,也有許多官員勸他留下,但柳賀心意已決,縱然他留下,也不過是在這首輔位上再幹上幾年罷了。

再幹十年,還是一口氣幹到老死?

他已位極人臣,該有的都有了,如今回鄉還是一段君臣相得的佳話,若再留得久一些,恐怕天子見他則生厭。

天底下沒有四十年的太子,自然不會有二十年的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