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第5/7頁)

不過一刻鐘的功夫,她就到了林員外府外,請門房去通傳時,她在府前轉悠了一會兒。以前她覺得林員外家好氣派,不愧是鎮上最富庶的人家,門前的石獅子都威武得很。

自從她見識過安氏,便覺得林員外府上沒那麽大了。安氏的門前沒有獅子,只有幾根鎮國柱石,門頭比她家的院子還要寬,比白馬寺的山門更加威嚴肅穆。

“阿蘅,你奶奶最近沒有來府上。”門房很快就出來。

“怎麽會!”昭蘅驚駭出聲,奶奶這幾天天不亮就出門了。

門房說:“前幾天她洗衣裳的時候突然暈了,林員外就跟她結了工錢,讓她不用再來了。”

昭蘅眼前白了一下,奶奶沒來林員外府上,那她去哪裏了?

她轉過身便往家中跑去。

*

家裏。

薛氏掩上門,往村長家裏去了。

她身子骨不好,走得很慢,走出幾步就要歇上一陣,不到一裏的路愣是走了兩刻鐘左右才到。

村長家的春嬸見到她了急忙迎過去,“嫂子,你怎麽過來了?”

薛氏氣弱,坐下後就開門見山地說:“上次我托村長幫阿蘅找養父母的人家,有著落了嗎?”

春嬸扯起圍裙擦了擦手,不由地局促地看了薛氏一眼,頗為為難地說:“找是找到了,我妹子那邊村上有戶人家,夫妻倆都是敦厚人,感情很好,只不過都二十七八的年紀還沒孩子,就想抱個女兒回去養著,指望著換換風水。他們聽說阿蘅父母都是為救人而死,也願意收養她。只不過……”

她又看了眼薛氏,余下的話實在不好說。那邊的原話是,昭蘅年紀有這麽大了,若是個孤兒還好,或許還能養得家,可偏偏還有個老祖母在,又怕帶回去仍惦著這邊的家。

春嬸長嘆了口氣,“嬸子,這事不急,我再多看看,姑娘家不比兒子,得擦亮了眼睛好好找。再說了,你家阿蘅脾氣倔又孝順,也不一定肯過去。”

薛氏哪裏不知道自己一直在拖累阿蘅,只能擠出一抹笑問:“你見過那戶人家嗎?”

“見過,是我妹子他們村上的養蠶戶,兩口子人都很好,十裏八鄉無人不誇的。這種荒年,有口吃的就不錯了,他們倆每年還要在村裏施粥接濟窮人,”春嬸道。

薛氏若有所思,道:“你放心吧,如果真是合適的人家,我會勸她跟人去的。她年紀還小,不能因為我這把老骨頭把一輩子耗進去了。”

春嬸見薛氏如今坐著身子都顫巍巍的,想到那小昭蘅年紀輕輕地就父母雙亡,跟她相依為命長大,要離了她不知多難過。小阿蘅的父母是為了村子裏的人死的,無論如何,她也不忍心見她吃那麽多苦。

事情說好,薛氏就同春嬸告別,往回走。

她身體很虛,走幾步就累得氣喘籲籲,經過河邊的時候,她在河堤上坐下。

望著奔湧的河水,薛氏渾濁的雙眼有些發酸。

她在屋子裏準備了兩截長繩,就等給小阿蘅找到願意收養她的人家,她就自己上路。

可現在她看著源源不斷的水流,改變了主意。

死在家裏被阿蘅看到,會嚇到她,還要多此一舉給她收屍。

春來河中漲潮,跳下去後,河水就能把她帶到遠方。也不必麻煩阿蘅為她收拾處理後事,免除她很多麻煩。

她實在不想再拖累這個可憐的小孫女。

自己沒了,她才能過上好日子。

“奶奶!”

不遠處傳來昭蘅的聲音。

薛氏顫顫巍巍地轉過身,果然看到昭蘅撒開腳丫子朝她跑來。

昭蘅跑得汗流浹背,一頭紮進薛氏懷裏,仰著臉呆望著面色煞白的薛氏,氣喘籲籲地問。

“大夫說您不能勞累,您走到這裏來做什麽?”

薛氏擡起袖子給昭蘅擦了擦臉上的汗水,回道:“找你春嬸有點事。”

昭蘅沒有察覺到她的異樣,問:“我去林員外府上找過您,他們說您現在不在那裏上工了,這幾天您到哪裏去了?”

邊說邊挽著她往回走。

薛氏說:“最近村東雪梅家起新房子,我在她家幫工。”

“也不跟我說一聲,害我跑去林員外家找您。”昭蘅不滿地嘟囔著,邊從口袋裏摸出個燒餅遞過去,“我今天去鎮上賣草藥了,陳掌櫃給了我很好的價錢,買了藥和米還剩了好多,給您買了燒餅。”

“我不餓,阿蘅吃。”薛氏把燒餅推了過去。

昭蘅搖頭:“奶奶,我買了兩個,我的已經吃了,這是您的。快吃吧。”

薛氏捏著那塊燒餅,心中五味雜陳。

回到屋子裏,昭蘅先到灶屋給薛氏熬了藥。

薛氏看忙裏忙外的昭蘅,一時間不知道說什麽好。她才八歲,就要頂起這個家。都是她這個做長輩的不好,不僅沒有養好她,還讓她受了這麽多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