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九章 與時偕行、與時俱化(第3/3頁)

“搞清楚自然環境,然後再廣招百姓,進行遷民。”

“如何保障百姓的勞動和勞有所獲,是首要的。”

在入京學子積極準備會試的時候,彭遂押運著數萬只的漂流鴨開始勘驗洋流,他在滄溟流的盡頭釋放了這些漂流鴨,然後登船,觀察這些漂流鴨的流向。

這些小鴨子都塗抹著木蠟油,三五年內,不會被海水腐蝕。

這些漂流鴨在渤海灣打了個圈之後,向南而去。

很快彭遂就發現了滄溟流的第一個特點,分冷熱。

從琉球而來的黑潮是暖流,而從渤海灣南下的是寒流。

彭遂登船開始追逐漂流鴨的時候,發現了第二個特點,那就是分季節。

它是隨著時間變化而變化,隨著氣溫升高,他來的時候那條暖流開始慢慢式微,而南向的滄溟流也在變弱。

但是依舊在穩步的向南而去。

在泛舟趕到松江府外海的時候,彭遂看到了一股奇景。

在無風的時候,漂流鴨在靠近海岸的一側隨波逐流的南下,而遠離海岸的一側,在北上。

這一南一北僅僅隔了不到十裏的位置,漂流鴨在這十裏的範圍內,一邊向南一邊向北。

而彭遂的船就在中間的位置。

整船的人呆若木雞,他們不得不感慨大自然,真的是鬼斧神工。

而彭遂追逐漂流鴨的腳步並沒有停止。

他在松江市舶司和季鐸報了個平安之後,找到了李賓言,將京中發生的事兒,尤其是漂流鴨的事兒,講解了一遍,才開始了南下而去。

李賓言的舟師也開始了追逐漂流鴨之旅。

這一次,李賓言得到了滄溟流的另外一個特點,那就是漩渦。

北上和南下的滄溟流形成了一種循環,在黃海,有一個大漩渦,而這個漩渦導致了很多倭國的船舶,誤入之後,在海上不停的打轉。

而且寒流和暖流交融的地方,會非常容易起霧。

這也是很多倭國船舶有的會半年才到大明的原因之一。

倭國的船,很容易在海上迷航,大霧彌漫,他們被滄溟流帶著打轉。

彭遂追逐著漂流鴨向南而去,而李賓言也開始了對雞籠島的第二次考察,這次的考察,由季鐸帶著第二批送往久米島的補給,進行一次簡單的勘測。

季鐸帶著四艘三桅海船,南下向著雞籠島而去。

而李賓言開始主持松江市舶造船廠事宜,工部給出了一個方案,而李賓言要進行大規模的修改、實地勘驗,最後確定造船地址。

重啟造船的時候,李賓言才感覺到了其中的困難。

密州市舶司主要造的是戰船,最大的不過四百料的戰座船,朝廷意圖恢復建造兩千料的船舶,用於南下西洋。

首先困擾李賓言的就是用什麽木頭造船最合適?從哪裏找到這些木頭?這些木頭又應該如何處理?

工作,千頭萬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