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第3/5頁)

因此雖然聽了韋貴妃的話就沉著臉,永宣帝也只是臉色不佳,沒有多說什麽。

韋貴妃見次便也不著痕跡地換了個方向:“陛下今天身上感覺如何了?我才接到旸兒加急送回來的信,他聽到京中一些消息,實在是擔心壞了,急著想要回來看陛下呢。”

晉王眼下確實是急得不得了。他遠去江南本就是為了給自己增添履歷功勛,好為爭奪儲位增加籌碼,哪知道他一離開就出了這麽大的變故。

消息傳到江南時京城裏其實已經塵埃落定,晉王得知消息時簡直天都塌了,如今他既錯過了討伐譽王謀逆,反而讓容昭拔得了頭籌,直接一下被永宣帝口頭立了太子;連原本靠貪腐案立功的機會,也可以說讓容昭給一並截了胡。

一事無成。

譽王這一下直接垮了台,但晉王同樣也是出力不討好,白費力氣不說,連都原本儲位有力爭奪者的地位都失去了。如今還遠在江南,想立刻趕回來都不行,只能眼睜睜地任由容昭一個人在京中逐步站穩腳跟、一天比一天坐穩太子之位。

韋貴妃自然也急得不行,可惜晉王這邊原本在文臣中就沒多少勢力,如今情勢特殊,譽王一派都受了牽連,朝中仰賴的就只有剩下幾位德高望重的大臣,而這幾個人如今看起來都站在了容昭這個“太子”一方。晉王這邊一時群龍無首,也沒法直接跟容昭對著幹。

現在他們只能先想辦法讓晉王能盡快回京。

雖然容昭直接從譽王府和蔣家找到了線索證據,把調查貪腐案的風頭都搶了過去,但明面上晉王去江南調查貪腐一事還沒什麽結果,自然沒法隨隨便便就回來,只有靠永宣帝主動將人叫回來才行。

晉王太急著回來一看就是想要跟容昭爭權,故而韋貴妃也不好做得太明顯,這兩天才開始給永宣帝暗示。

永宣帝本來沒有立刻松口,但剛剛又被容昭嗆了一回,於是這次沉默了一下就說道:“現下貪腐案有了新進展,確實也該讓老大回來一趟。”

容昭的太子之位確實不好擅動,不過也該讓他知道,他還只是太子,不是皇帝。真正掌控大權的還是他這個皇帝。

讓晉王回京的話,正好可以和容昭互相制衡。

韋貴妃欣喜不已,從永宣帝那兒回去立刻就讓人去給晉王傳信。

第二天永宣帝召見容昭和幾位閣老重臣,聽完了這一天的例行政事匯報,見大臣們又誇了容昭好幾回,蹙眉正準備說要把晉王叫回來的事,不料容昭先一步道:“因為容旭謀逆這樁意外,本王原定去西北的行程已經耽擱了不少時日。現下朝局差不多已經穩定下來,此行不好再拖,本王準備後日就動身北上。”

無論是永宣帝還是其他大臣,一下子都被容昭的話弄懵了。

自從譽王謀逆,容昭名義上已經成了太子之後,他們都已經默認對方不會再去西北親自率兵打仗了。至少這次的行程肯定得取消。

容昭對戰北狄確實無一敗績,而且他的武功也登峰造極,看起來在前線出事的可能性非常小。但拋開儲君親自去前線率兵的危險性不談,現下容昭還沒有獲得正式的冊封,正是需要進一步確立儲君之位的關鍵時刻,誰會在這個時候離開京城?!儲位之爭是多大的事,萬一走後就發生變故、功虧一簣了怎麽辦?

但凡知道權衡利弊的人,這時候都不可能走。而在場的人無論誰都不會把容昭當成一個看不清形勢的傻子。

偏偏容昭真的打算要走。

不等永宣帝反應,一位大臣率先匪夷所思地勸道:“皇上如今還需養病,不能過多勞心費神,殿下這時怎能離京?滿朝事務要如何處理?”

永宣帝對於容昭此舉,驚訝過後其實忍不住生出了一絲懷疑,甚至暗中揣測這是不是容昭的以退為進之舉,聞言便緊盯著容昭,想看他什麽反應。不料容昭並未借此推脫,或是將事情推給他來安他的心,而是直接說道:“把晉王叫回來就可以了。有諸位大人在,大事自然有皇上決定。至於一些平常事務,有晉王輔助就足夠了。”

“這……”

眾人一下子都沒話說了,更是怎麽也想不到,容昭竟然會主動把手裏的權力送給晉王。就不怕晉王借此搶了太子之位嗎?

要知道永宣帝現在的身體雖然比之前好了點,但能好到什麽程度也難說。萬一哪天突然出點毛病,而晉王在京城統領大權,容昭遠在邊關,那容昭這個太子的名頭可就不是好處,而是催命符了。

容昭究竟是怎麽想的?

永宣帝這會兒腦子裏也正在盤旋這個問題。他沒想到自己想要用來打壓容昭的辦法,反倒被容昭主動提了出來,幾乎不敢相信,怔愣了好一會兒,才皺眉道:“把晉王叫回來代替你?你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