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章 遷徙

泰興六年,旱災又在雍涼部分地區爆發。

從隴右漫延到關中。

朝廷和地方官府早已習以為常,設立粥棚,以工代賑,就食漢中等等,應對得當,沒有出現大規模餓死人的現象。

老天爺這次似乎準備玩個大的,旱災規模向京兆、馮翊、漢中擴散。

涼州長期的旱災,形成了一定規模的蝗災,讓其他未受旱災的地區糧食減產。

幸虧廣通倉裏貯積著兩百多萬石糧食,勉強也能應付。

不過這麽坐吃山空也不是個事,大秦人口迎來小爆發,關中首當其沖,對糧食的需求也變大,楊崢已經做好了再次就食洛陽的準備。

衛瓘諫言道:“關中人口繁多,不如遷徙一部分填充江淮和遼東。”

這兩年最火熱的地區就是江淮和遼東,土地肥沃,生存壓力小,尤其是江淮,引入占城稻之後,立即成了大秦的糧倉,一座座城池拔地而起,反向吸引了豫兗荊三州的百姓過來討生活。

而遼東在引入大量三韓奴隸後,也是日新月異。

大秦明面上沒有階級,但這玩意兒卻是永遠的潛規則。

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歧視、有等級。

毫無疑問,重視傳承的士族豪強在遼東是金字塔的頂尖,下面一層是秦人,再下是遼東歸化的鮮卑、烏桓等部落,最下面就是三韓的奴隸了。

秦人一個個成了地主老爺,家家戶戶養上幾個男女奴隸。

官府不僅分田,還幫田地旁邊他們建造小型塢堡。

這種日子不要太快活了,白天看奴隸幹活,或者去深山老林裏面打打獵,晚上跟女奴們大被同眠……

沒辦法,遼東秋冬天黑的有些早,娛樂活動就那麽幾樣……

僅僅兩三年的時間,遼東這個曾今的苦寒之地,居然引來一波嬰兒潮……

三韓的人口畢竟有限,於是豪強們把主意打到了海對面的倭國。

奴隸貿易正是火熱之時,倭人雖然又矮又瘦,但性格非常順從,再苦再累都不會反抗……

也不知道誰放出的消息,在倭國發現三座大金山,每一座都有泰山那麽高,都不需要挖,直接提著袋子去撿就可以了……

金子、奴隸、土地……

瞬間就讓豪強們高潮了。

不要低估他們對財富的渴望,沒什麽是他們不敢幹的。

東漢立國時,就敢跟皇帝對著幹。

如果不是大秦手段太狠辣、太兇殘,他們才不會這麽老實。

不過倭國畢竟是一個國家,發現北方的豪強南下劫掠之後,開始抵抗,與豪強們發生了幾次小型海戰,互有勝負。

倭國自古就有海盜的傳統。

豪強雖然船大人多,但擅長水戰的人少,河北、中原的大兵們能在晃悠的甲板上站穩不暈船就是本事了。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輸了幾次,豪強們吸取經驗,從江東高價招募水手。

東吳滅亡後,大量水軍被遣散,重金之下必有勇夫,這時代的吳越之地也不缺少亡命之徒。

利益永遠是最好的驅動力,大秦上下已經形成了一個規則,只要秦律沒禁止的,就可以放心大膽的幹。

士族豪強的嗅覺何其敏銳?隱隱察覺到朝廷似乎鼓勵他們外出劫掠……開拓,一個個更是肆無忌憚。

東海變得繁忙熱鬧起來。

中原、江東的豪強也加入其中。

大秦的幾個造船廠生意火爆,海船技術突飛猛進。

不過這時代的造船技術終究有所缺陷,抵抗風浪的能力不強,但這並不能阻擋士族豪強外出“開拓”的興趣。

朝廷甚至頒布律令,發現的海島,方圓百裏之下,直接歸豪強所有,五百裏左右則需向朝廷申報。

這無疑更刺激到了他們的熱情。

與倭國的海戰逐漸占據上風,不過倭國堅決抵抗,豪強們各自為戰,兵力上處於弱勢,始終無法在倭島上建立根據地。

不過這更加大了他們的“開拓”力度,圍著倭島到處燒殺劫掠……

這時期的漢人生猛程度冠絕天下,從東漢中期開始,就一直殺來殺去,對戰爭習以為常。

倭國不勝其擾,台與女王派使者請求大秦約束豪強。

楊崢自然置之不理。

豪強們則請求大秦官府出面,組織秦軍攻打倭國,他們願意出錢出糧出人……

此時的大秦精力都放在爭奪河中地區上,關中又是旱災,實在沒那個心情,讓豪強們自己想辦法。

“移民江淮、遼東,不如移民大宛!”楊崢盯著沙盤道。

現在最需要輸出人口的不是遼東,更不是江淮,而是西域!

大秦對西域的控制也是線性的,主要是占據有經濟價值的地區,如焉耆、龜茲、疏勒等地。

然後就是高昌、七河流域等可以耕種的肥沃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