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受審(第3/4頁)

瞥了眼楊氏,鄭太後面色趨冷,“擺駕去宣政殿,到底有盧太妃的情誼在,便是要給盧家治罪,也得讓哀家知道他們是不是罪有應得!”

楊氏一愣,不知這情狀是好是壞,一旁秦纓聞言卻心弦微松,她不怕太後探究內情,只怕太後一門心思包庇,她連忙扶住太後手臂,“雲陽陪您去。”

……

太後儀駕往宣政殿來,大老遠便有小太監來報信,黃萬福聞言忙進禦殿稟告,貞元帝面露不快,“看來太後是勢必要過問此案了。”

禦書房內除了貞元帝之外還有三人,謝星闌站在正中,崔慕之和周顯辰則一左一右站在旁側,他們三人都是因盧國公被捕來面聖。

貞元帝此刻蹙眉看著謝星闌,道:“你也是放肆,竟給朕來一手先斬後奏,盧國公身份不比常人,你難道連一夜都等不了?”

謝星闌肅容道:“微臣只怕節外生枝,這才連夜抓人,經一夜審問,眼下從他們仆從口中所得證供已能證明盧旭和盧炴皆犯重罪,這便立刻來向陛下稟明。”

貞元帝睨著謝星闌,“前次你們幾方都在禦前,朕以為你已明白朕的意思,但你到底還是沒聽懂。”

謝星闌擡眸看過來,一雙丹鳳眼盛滿了疑問。

貞元帝道:“宣平郡王因此事不滿,你大可發落那被抓現形的盧旭,但盧國公身份地位皆重,他身陷囹圄,你知道只這一早上多少人上折子彈劾你?”

貞元帝說至此,掃了一眼崔慕之,又對謝星闌道:“盧炴這些年十分收斂,但他人脈故舊遍布朝野,若引得朝堂動蕩,朕是不是該唯你是問?”

謝星闌沉肅道:“是微臣失察,但微臣認為,只要能給盧氏定罪,他們人脈故舊再多也絕不敢露半分怨言,且那日陛下對宣平郡王幾番安撫,微臣聽您的意思,是要以雷霆手段查清盧氏禍心才好,不管是盧旭還是盧炴都不過是您的臣民,而盧炴深受皇恩,卻利用權勢行包庇勾當,實在有負您的看重。”

謝星闌垂眸,“微臣只想早日給您一個交代,好替您解憂。”

貞元帝聽得輕“嘖”一聲,一旁崔慕之和周顯辰聞言,一個蹙眉半信半疑,另一個則眼觀鼻鼻觀心,大氣兒也不敢出,貞元帝本還要再訓斥謝星闌幾句,太後的儀駕卻已到了殿前,他容色微斂,站起身朝殿門口迎去。

“拜見母後——”

鄭太後進得殿門,一看崔慕之和周顯辰也在,便開門見山道:“哀家來叨擾皇帝了,皇帝要親自查問盧氏的案子,那哀家想與皇帝一同查問,看看盧家是不是當真犯了大罪,若真是如此,那哀家也無話可說。”

秦纓跟著鄭太後同來,正福身行禮,貞元帝目光在她身上掃過,淡聲道:“沒想到雲陽也在,朕近日聽到數次你的名字,你今日來得正好。”

貞元帝請太後上座,又道:“母後,朕剛聽完謝星闌稟告抓盧炴的原由,還未嚴審盧旭二人,不如朕讓謝星闌將適才所稟再說一遍?”

秦纓站在鄭太後身邊,略帶疑問地看著謝星闌,當著鄭太後和貞元帝的面,謝星闌卻目不斜視,鄭太後打量了他片刻,不冷不熱地道:“聽他一面之詞無益,哀家要見盧炴,聽聽盧炴如何解釋。”

貞元帝笑意半散,語聲亦帶了涼意,“盧炴雖被捕,卻還未過堂,此案繁雜,母後若要親自審他,朕只怕母後受累。”

鄭太後冷笑一聲,“事關重大,哀家受累又算什麽,一切以公事為重,盧家百年世族,根基深厚,朝野內外不知多少人看著這案子,哀家自然要替皇帝思慮周全,既還沒過堂,那便當著哀家的面審,哀家要看看,金吾衛憑何將盧氏一家人都下了大獄。”

貞元帝眼底閃過暗色,連他這個當朝天子都未說親自審問重臣,鄭氏這個太後卻敢如此要求,但他轉念一想,沉聲道:“也罷,此案的確已令朝野震動,朕亦有親自審問之意,母後既不怕受累,那便將罪人提入宮中,朕與母後親自監察。”

貞元帝轉身看向謝星闌,“速速將罪臣提入禁軍衙內,讓朕與太後看看你如何讓他們認罪。”

金吾衛衙門並未在禁宮之內,而此案雖重,也沒有在禦殿內審問的道理,按照慣例,禁軍衙內正有拷問之所。

這變故來的突然,謝星闌和崔慕之二人皆是意外,但皇令已下,謝星闌只得立刻應是,一旁崔慕之和周顯辰對視了一眼,皆明白今日便是盧氏生死定論之時。

見謝星闌奉命而去,貞元帝道:“朕明白母後是害怕龍翊衛冤枉了盧炴,但母後放心,昨夜盧炴被捕,今日已有不少人來彈劾龍翊衛,文武百官看著,他們不敢行差踏錯。”

鄭太後拂了拂袖口深紫色的鳳羽繡紋,淡笑道:“是嗎?哀家只是擔心,這位小謝公子學了他養父的行事作風,哀家還記得謝正則當年手段狠厲,出過好幾樁屈打成招之事,後來他得了疾病暴亡,哀家總覺得是他惡事做的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