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福報(第2/4頁)

鄭太後笑得很是滿意,“他在外為皇帝辦差,還能全了禮數,已很是不易了。”

目光在兩尊玉雕之上一掃而過,鄭太後道:“將鶴鹿回春送給皇帝吧,這和田玉,他獨獨喜歡羊脂玉,碧玉送給他他也不會賞玩。”

鄭太後意態悠然,堂內眾人卻是一怔,這鶴鹿回春乃是富貴長壽之意,常送給年長長輩,而龍鳳呈祥簡單明了,乃是意祝帝後吉祥如意,但此刻鄭太後將龍鳳呈祥留下,將鶴鹿回春送給貞元帝,其意實在令人心驚。

鄭欽送禮自是有禮單的,蘇延慶想到那禮單上分明寫著龍鳳呈祥送給貞元帝,當下便面露難色,但鄭太後命令已下,他只好硬著頭皮答應,趕忙告退去改禮單。

堂中眾人不敢置喙,這時李瓊淡笑道:“皇兄素來不喜碧玉,盧氏前些年送給皇兄一尊獨山玉玉佛,皇兄後來轉手便賞了安遠侯。”

鄭太後這時看向秦纓,“盧氏闔府上下都下獄了,大家都聽說此番是你查案有功,你給大家說說,你如何查的案子,可有何訣竅?”

眾目睽睽之下,秦纓面露難色,“雲陽倒說不上訣竅,無外乎是花上人力與時間去走訪摸排,如同大海撈針一般,待找到蛛絲馬跡,便順藤摸瓜尋出內情,搜羅人證物證,盧氏雖仗著權勢收買了許多人,但紙包不住火,總能探問出線索。”

蕭湄這時道:“雲陽從前胡鬧妄為,皆是無利之事,此番到底做了件好事,就是雲陽身份貴胄卻去做衙門差役的活計,傳出去總不好聽,不知道的還以為雲陽想入朝為官。”

蕭湄口中向來沒好話,秦纓也不意外,鄭太後卻和藹道:“大周開國之初曾有公主入朝參政,但朝堂之上本就是男子天下,女子寸步難行,便是公主也難成氣候,此番雲陽之行雖容易招惹非議,但她本心為好,又真辦成了事,不說皇帝如何,便是哀家都想賞她。”

蕭湄哪想到太後對秦纓如此寬宥,想到自己才是太後的親外孫女,不由暗暗咬牙,鄭太後笑盈盈看著秦纓,“雲陽想要什麽?”

秦纓眨眨眼,“雲陽暫無所求。”

鄭太後笑著搖頭,“那改日有了再求。”

太後話音剛落,殿外又有人求見,蘇延慶道:“長清侯夫人、宣平郡王妃、淮陽郡王妃來給太後娘娘請安——”

殿內本就人滿為患,此刻又來幾位夫人,蕭老夫人便帶著王氏起身告辭,而秦纓一聽李芳蕤的母親來了,眼瞳微微一亮,不多時,崔慕之的母親——長清侯府人明氏當先入殿,她著一襲紫色華服,儀態端容,眉目慈柔,只看面龐,很難想象原文中她對陸柔嘉那般尖酸刻薄。

鄭氏雖與崔氏不睦,但太後身份尊貴,莫說明氏不敢失禮,便是崔德妃在太後跟前也十分乖順,明氏恭敬入殿,行禮後目光往秦纓身上掃了一眼,緊接著,宣平郡王妃柳氏帶著李芳蕤而入,淮陽郡王妃宋氏也走了進來。

淮陽郡王府被忠遠伯府連累,這位郡王妃沒想到崔婉這未來兒媳能行那般醜事,當日便被氣的大病一場,已多日不出門飲宴,今日中秋宮宴難以回避,這才入宮來,今日她衣衫華貴淡雅,通身不顯山露水的沉靜。

秦纓與李芳蕤對視一眼,眼底皆有笑意,但當著諸位夫人的面,二人循規蹈矩,裝出好一副大家閨秀做派,足足煎熬了小半個時辰,蘇延慶才在門口道:“太後娘娘,含光殿那邊宴席布好了,皇後娘娘和陛下都已經出發了——”

含光殿便是今日設宴之地,待太後移駕,秦纓這才得了功夫與李芳蕤說話。

未時過半,秋陽高懸,暖烘烘的金烏灑在連綿殿宇之上,越發彰顯天家威嚴,含光殿在後宮以東,緊鄰著上春池與沉香亭,眾人跟著太後轎輦,一路行來只見丹桂鵝黃,秋菊盛放,還未近殿門,便聽見一片絲竹舞樂之聲。

忽然,李芳蕤拉了一把秦纓,“快看,謝大人——”

秦纓眉頭微擡,隨著李芳蕤的目光看過去,只見含光殿前,早就等候了一群文臣武將,在一群著紫、緋官袍配魚袋的文臣之中,一襲玄色武袍的謝星闌顯得格外奪目,他握劍而立,袍擺上的金色獬豸紋暗芒浮動,流光溢彩。

李芳蕤輕嘖道,“謝大人好英武的身量!”

秦纓眯了迷眸子,李芳蕤又道:“他旁裏那個,不是前日見過的那位大人嗎?”

秦纓頷首,“是大理寺少卿方君然。”

李芳蕤撇撇嘴,“看他神色,不像來赴宴,倒像是來審案的,簡直像個老夫子,我哥哥和趙世子也在,他們同在神策軍,很有幾分交情,不過那位趙世子眼高於頂,我不喜歡。”

李芳蕤說的是李雲旗和趙望舒,秦纓目光在他們身上一掃而過,又看向了謝星闌,這時群臣發現了太後儀駕,也紛紛看來,謝星闌一眼看到了一群夫人小姐之間的秦纓,李芳蕤今日一襲紅裙明艷耀目,反倒襯的秦纓雨後白荷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