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水匪(第2/3頁)

秦纓說著話語一斷,只覺一道目光落在了自己身上,她猝然擡頭,登時見廊道盡頭,謝星闌不知何時站在了那裏,他人處在陰影中,目光幽深難測,莫名令秦纓心頭發緊。

見她語滯,李芳蕤也隨她看去,見謝星闌下來了,立刻道:“謝大人深受謝將軍教導,想來極懂軍事,你且來說說,看纓纓所言有無可能?”

謝星闌緩步走出陰暗,便見他眉眼和煦,並無異常,他淡聲道:“大周立朝百多年,從未見周邊部族聯合過,可能性的確不大。”

李芳蕤得了認可,接著道:“對呀纓纓,南詔這幾部族有各自信奉的神靈,極是抱團,他們從不相信外族人。”

見謝星闌都如此言語,秦纓眸色更肅,大周如他二人所想者,何止萬千,誰能料到僅僅一年之後,大周便一敗塗地,不僅乖乖奉上匠人巧術,還送上宗室貴女和親。

秦纓心腔高懸,“但——但他們狼子野心,不會永遠安於一隅。”

李芳蕤揚唇,“那又如何,若他們敢光明正大舉兵,豈非正給了大周攻城略地的借口?反正大周又不會敗給他們彈丸之地。”

“姐姐,你翻錯了……”

萬蕓忽出一言,驚得秦纓垂眸,這才發覺花繩已亂,她忙想挽救,可拉扯之間,反而將花繩打成了死結,秦纓抱歉地笑笑,“還是你更厲害。”

萬蕓不憷秦纓與李芳蕤,可眼下謝星闌來了,她卻有些害怕,將花繩收起,萬蕓乖乖告退去找萬夫人,秦纓看著她走向船頭,待一回身,便見謝星闌若有所思地看著她。

四目相對,謝星闌瞳底浮著疑惑,“你不關心兵戰,怎忽然擔心起這些?”

李芳蕤也是不解,但很快她道:“是我剛才說了那幾個部族並非善類吧……”

秦纓喉頭艱澀,面上只能順著李芳蕤應是,“我不關心兵戰,但偶爾也聽聞邊境並不平順,雖都是小打小鬧,可萬一呢……”

謝星闌牽唇,“大周北面有定北侯掌管的北府軍,西南有鄭國公所轄的鎮西軍,這兩支重兵皆是精銳,足以抵擋南詔與北狄二部,便是真打的不可開交,還有長清侯府掌管的龍武軍在隴西腹地,屆時可馳援南北,絕不會有任何差池。”

原文中並未細說大周如何戰敗,但秦纓仔細一想,心底有了幾分計較,“這三軍是兵強馬壯,無錯,但鄭家與崔氏多有不睦,定北侯又聽聞是一等一的純臣,誰都不得罪,誰也都不交好,到時各自為政,可並非牢不可破——”

李芳蕤輕嘶一聲,“纓纓,你說的我都害怕了,你對案子有興致就罷了,怎還論起兵戰了?你若喜好此道,回京之後,我送你一筐兵書瞧瞧。”

秦纓莞爾,“我可沒做將軍的心志,罷了,我也只是隨意說說,你看,太陽快落山了,這天氣晚上更冷,咱們早些把你房裏的炭盆點著——”

秦纓拉著李芳蕤回她艙房,二人剛轉身,謝星闌尋常的神色一暗,劍眉亦緊緊地擰了起來。

時節已入初冬,江上雖是風平浪靜,天氣卻越來越嚴寒,白日裏無事時,眾人皆在各自艙房避寒,船行三日後,終於得了從京中來的消息。

馮蕭一行已將犯人押解回京,但謝星闌身為龍翊衛指揮使,貞元帝自然在等他回京復命,所幸商船除了補給之外,並不在半途停靠,行程便緊湊了許多,船行五日之後,便到了南下時觸過礁石的意陽十二灘地界。

意陽十二灘要走兩天兩夜,此番商船運貨吃水極深,且是逆流,便要多走上一夜,幸而萬宇跑船多年經驗豐足,第一夜秦纓與李芳蕤未感分毫顛簸,至第二日晨起,才知已經過了第十灘。

這日天氣晴好,碧空如洗,申時過半,秦纓剛與李芳蕤曬完太陽,便被謝堅請到了一墻之隔的謝星闌房中。

連著數日,謝星闌出門的時辰不多,此刻進門,便見他身邊長案上擺了一摞公文,此時他將一卷文冊遞上來,“還有三日抵京,你看看有何疏漏。”

正是衙差遇害案的公文,馮蕭回京之時雖帶了證供,但謝星闌要面聖,自然還要準備周全,秦纓坐在案幾一側,細致地翻了起來,還未翻看幾頁,忽地轉首看謝星闌,便見謝星闌目光落在她面頰上,也不知在看什麽。

“你這兩日時不時盯著我,可是有何事不成?”

秦纓警醒,自能發覺謝星闌與在江州時不同,謝星闌倒是坦然,“我只在想你父親如何教導出你這樣的性子,三月之前,我從未想過能與你一同離京辦差。”

秦纓眨了眨眼,乖乖看回公文,“三月之前,我也還為你惡名所驚呢。”

謝星闌牽唇,正要說什麽,秦纓忽然道:“這一路上你雖未提,但我看你還是不喜出艙房,你父親母親之事,可有章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