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身死(第4/5頁)

第二日清晨,辰時剛過,秦纓便與秦璋一同乘著馬車出了門,二人身後跟著三十來人的車馬隊伍,一路南行,出了京城,直往東面的棋山秦氏陵園而去。

連日大雪,京城外亦是一片銀裝素裹,馬車裏放著炭盆,秦纓手中亦抱著小巧暖爐,雖不覺寒凍,但因積雪頗厚,腳程比預計的慢了些許。

秦璋掀簾朝外看,“你母親過世那年,也是這樣的冬景,豐州在京城以北千裏之處,比京城落雪更早,你母親沒見過那樣的大雪,彌留之際也不許我關窗。”

憶起從前,秦璋語聲中仍帶淒然,秦纓不知如何安慰,只專心地聽,沒多時,秦璋轉身望著她,仿佛透過她的眉眼,看到了當年鮮妍貌美的李瑤,“今日你母親知道你寫了不少祭文與祈福經文給她,必定高興。”

秦纓本想讓秦璋多說些義川公主的舊事,可見他眉眼哀沉,也不忍多問,“爹爹放心,以後每年忌日,女兒都如今年一般與父親一同準備。”

秦璋握住秦纓的手,欣慰地應好。

在路上走了一個時辰之後,方才到了秦氏祖陵,剛到陵園門口,便看到一行道士站在此,秦璋修道,今日請了城外青雲觀的道長為亡妻做法事。

秦纓跟在秦璋身後,沿著記憶中的小道找到了義川公主的陵寢,義川公主身份尊貴,又是秦璋摯愛,陵墓修葺的精美奢華,若是春夏,還可見奇花幽樹環繞,如今凜冬,近前的松柏花木皆是一片冰瑩玉掛,白玉石隆起的墳塋,亦是雪色皓白。

侍從們擺好祭台與祭品,秦璋又親自點上香燭,喚秦纓拜過後,先令道長做法事。

這法事一起便是兩個時辰,道長們唱念做打,明黃符文飄飛,肅穆的經文聲中,寂靜的陵園愈顯淒愴,秦纓侍立在側,絲毫不敢輕慢。

待道長們做完法事告辭,秦璋才帶著秦纓跪在了李瑤墳前,父女二人將連日寫就得祭文與祈福經文焚燒,秦璋又揮退仆從,低聲訴情。

“阿瑤,今歲是你離開的第十七年。”

“不知你在天上過得好不好?我給你誦的經文,你都聽到了嗎?侯府一花一木都未變,我亦每日都在惦念你,總在想,你若是還在我身邊,那又是何種光景……”

秦纓本只覺哀戚,但聽著秦璋所言,眼眶卻驀地紅了,鼻尖也陣陣發酸。

“我記著你的話,好好愛護纓纓長大,她從前被我寵壞了,但今歲的長進,你在天之靈可曾看到?你可憐她辛苦?我也不舍得,但只要她高興,我便什麽都能為她做……”

秦纓再也忍不住,眨眼間臉頰便濕了一片,秦璋撫了撫她發頂,又將今歲府內事,絮絮叨叨講來,一直等燒完祭文,秦璋才道:“給你母親磕頭,去馬車上暖著,我再與你母親說會兒話。”

秦纓應了,鄭重磕三個頭,又一步幾回眸地出了陵園。

回到馬車上,白鴛安慰秦纓,“縣主別傷心,公主殿下有侯爺這樣的夫君,有您這樣的女兒,在天之靈也會安慰的。”

秦纓抹了把眼角,從未如此真切地覺得自己屬於這個世道,她掀簾望著陵園小道,足足兩炷香的時辰之後,才看到秦廣扶著一臉沉重的秦璋走了出來。

秦纓忙跳下馬車迎上去,“爹爹——”

被秦纓扶住,秦璋苦笑了一聲,“爹爹老了。”

祭奠亡妻,為夫君者,並非一定要行跪禮,但秦璋卻格外虔誠,秦纓心底動容,“爹爹老當益壯,只是今日太冷了,爹爹當心受凍。”

上了馬車,秦璋緩緩籲出口氣,看著秦纓雖覺欣慰,可眼底深處,卻攏著一抹化不開的陰雲,想沉浸在哀思中難以自拔,看得秦纓愈是心酸。

馬車歸程,秦璋比來時更沉默,行至半途,秦璋道:“以你母親名義設的粥棚今日開張了,你可想去看看?”

秦纓連忙應好,秦璋一聲令下,其他仆從先行回城,他們帶著幾個護衛往城南行。

雪覆四野,臨川侯府的粥棚就設在西南城墻外,秦纓一行到時,便見粥棚之前已排起了長龍,衣衫襤褸的婦孺老少捧著粗瓷碗,正等著棚子裏的一口熱粥。

聽聞家主來了,開設粥棚的管事上前應話,“有從西北來的流民,沒有正經營生,便靠著乞討過活,咱們府上的粥棚算是解了他們燃眉之急,還有附近村裏的窮戶,沒有足夠的米糧過冬,便也來討粥吃,我們的粥棚每日可供三百人的份量,今日還可支撐,明日消息傳開來的人多了,怕是不夠,不過早上咱們開了棚後,又有幾家也在旁邊搭棚子。”

管事看向秦纓,“有陸太醫家、定北侯府家,還有謝將軍府。”

秦纓有些意外,“他們也來了。”

管事笑道:“往年城中富貴人家也常施粥的,今年咱們起了個頭罷了,眼下雪災不輕,後面應該還要多,就是不知道會否杯水車薪,適才還有從豐州來的呢,說那邊每日凍死百人,很是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