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傳旨內官將衛覦身在豫州的消息帶回皇宮, 朝廷震動。

唯恐衛覦滯於豫州不去,太極殿不敢延宕,三省緊急會集商討, 還是不得已順其心意,裁去了劉樟的官帽子。

新任的豫州刺史, 則出乎許多人的意料。中書省示詔, 由荊州刺史謝韜暫代, 遣其子謝止出任蒙城所在的陽平郡, 命為太守。

謝韜總督荊州軍政, 對豫州事務只能遙領,而此時其子做陽平太守,卻是實職。有了家族這層關系, 便意味著謝止這個官位的份量,重於州中其余五個郡太守,豫州實際上管事的一把手,便是這名才二十歲出頭的謝氏二郎。

簪纓也不曾想到,來豫州赴任的會是謝止。

她隨即接到了衛崔嵬寄來的書信,在信上得知, 伯祖公在朝堂上最初推薦的的確是謝二郎, 但這是虛晃一招, 他老人家深知皇帝忌憚世家, 不會讓兩個重州的刺史都姓謝, 真正想推舉的是太傅顧沅的次子顧徊。

顧徊雖與父隱居山林多年, 卻博學廣洽,頗具清望, 且顧氏一心為公, 由顧二郎出使豫州, 可平衡局勢。

然而王丞相極力推薦自己的門生馬昶,同時規訓尚在閨中的女兒侄女,似有欲與太子李星烺結兩姓姻好之意。

李豫平生所忌,便是世家二字,哪裏能讓王氏繼南朝第一世家外再成為外戚,便佯作不知此意,有意讓顧徊出任豫州。

誰知就在政令下前,顧徊突然摔馬傷足,不能行走,需臥榻靜養。

這一摔來得離奇,皇上本就忌憚王氏,如此一來更添疑心,所以最終的人選就陰差陽錯地落在謝止身上。

簪纓看完信,將信紙遞給身邊的衛覦。

她看其臉色,輕道:“伯公在信末,掛問你好昵。”

衛崔嵬明知衛覦在豫州,卻把信寄給簪纓而不是他的親子,怕的就是衛覦見了信不等看,就一把撕了。

衛氏父子的齟齬,源於當年衛皇後被後宮妃嬪攻訐而死時,衛崔嵬沒能強硬面聖質問分明,又攔衛覦和建康幾大世家硬碰,衛覦便恨他無為懦弱,不配為人父,此後孤身離京,斷了父子情義。

心結年深日久,越發成了死結。

衛覦眉鋒清冽,目點漆光,接信後,他忽略那一手遒逸好字,只看前段公事,看過了便隨手撂下。

“謝二郎,”他語氣慢騰騰的,狀似不經意道,“小時與你分餅而食的那位。”

此日是臘八,中午時二人才同用過臘八粥,任氏的廚藝到家,屋裏還若有似無地彌漫著赤小豆和紅棗的香甜氣味。

簪纓暗暗擔心小舅舅和衛伯公的關系,一時沒留意話中深意,道:“我倒不望是他來。且不說這個,小舅舅,衛伯公久留在京裏,終究不大妥當,你可有想過,接他出來……”

她說正事時,沒有那股嬌鮮的小女兒情態,明眸如長空秋水,靜澈清麗。

若說朝廷想以冊封她作為一根風箏線,好牽制住她,那麽牽著小舅舅的那根線,便是京中的衛伯公。

哪怕他父子倆再交惡,也是血濃於水,簪纓知道小舅舅並非絕情之人,否則他也不會留影衛在衛伯公身邊,暗中保護他多年。

衛伯公隱世這麽久,一朝主動入仕,身居中書省令的要職,無異一把雙刃劍。

一方面,他是為了做皇室與小舅舅之間的緩沖,讓小舅舅遠在兗州,在朝裏好歹有個說得上話的人,不能令朝中局面呈現一邊倒的局勢;另一方面,卻也成了宗室與世家牽制小舅舅的籌碼。

兒輩在外打仗艱辛,老父在朝中左右斡旋又如何不艱難。

衛覦神色漫淡,心道怎知他沒疏通過,透過影衛傳遞消息,並不是難事。

是那人不服老,覺得自己還能

幫上他的忙,不肯離開。

“老頭子固執。”

見簪纓實在擔心,衛覦眼裏的寒色褪去,低聲安慰她,“沒事,誰失心瘋不要九族了,敢動我衛覦家人。”

那日簪纓處置廢太子的事,衛覦沒有過問一句。

反是簪纓主動同他說了說,衛覦便知李景煥還活著,也沒說別的,只問是否需他加派人手,這一回不能再讓人跑了。

簪纓信得過義兄的手腕,說不用。

一個螻蟻樣的人,在二人這裏多談兩句都嫌占地方,哪裏值得一提,就此揭過。

卻是這幾日軍隼往返蒙城遞信頻繁。

原來北朝邊境上探聽到衛覦離兗,拿不準真假,派遣幾支騎軍小隊,來打了幾場試探戰,皆被衛覦事先安排的守將迎頭痛擊回去。雖殺敵有限,可蚊子再小也是肉,打擊了胡人氣焰,讓對方退避三舍,連日不敢再露面。

衛覦接了信,擺弄著手裏的棋局,神色如常。

簪纓不知道為什麽,每次見到小舅舅如斯淡然的風姿,心裏便像有了通天的底氣,即使對戰事不知,也沒什麽擔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