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瓊林宴

◎但裴暉一下子就了然了:謝回想為兒子求娶裴雪嵐。◎

他說完, 兩個人都抿緊唇默然不語。

衛景平的兩位兄長,衛景明和衛景川, 顧世安的夫人阮驚秋都身在龍城郡, 這讓置身京城的至親、丈夫心中七上八下,恨不能立刻趕過去。

先赴瓊林宴吧。

他倆彼此交換了個眼神:年初他們赴京趕考之時,龍城郡的城池已初具雛形,萬一有外敵來犯, 只要緊閉郡門不出, 三萬戍軍是能守得住的。

這樣即便守起來吃力, 也能奏報朝廷, 等到兵部調兵支援。

衛景平用力一夾馬腹, 領著新科進士們打馬向前,一路馬蹄聲得得, 很快就到了皇家上林苑。

門前下馬處,眾公卿衣冠齊楚, 個個面帶笑意恭迎新科進士。

衛景平領著新科進士們向此次春闈一條龍服務服務下來的主考官、閱卷官、各部官員、羽林衛等官員揖了三揖道謝, 然後被宮中專門負責朝會、巡幸、宴亨的議鸞司的官員引進上林苑中, 依照名次落座, 最高規格的科舉盛宴,禦賜的瓊林宴開始了。

按照慣例, 雲驍帝並不會親自來參加瓊林宴,但對於新科進士們的賞賜是必不可少的,絲竹管弦奏樂開始,宮中內侍就帶著禦賜的賀詩來了,除了賀詩之外, 每人還賜一套《大學》《中庸》, 提醒他們經常翻閱, 時時謹記儒家的修身之道。另外賞賜每人一匹宮鍛,一匹細白絹布,一塊冰,這在春夏可是奢侈的恩寵,不過據說是天家期盼新科進士們日後為官像冰雪一樣潔身自好,廉潔從政。

賞賜完畢,每桌先上來一道湯汁渾厚濃郁的佛跳墻,再斟滿禦酒,同年同僚之間先吃了點佛跳墻裏的鹿筋、魚肚、刺參等墊了肚子,就開始飲酒。片刻功夫,席間觥籌交錯,言笑晏晏,熱鬧了起來。

酒過五盞,菜過六道,宮中又賜了花來,瓊林宴一般是“九盞制”,宴飲完前五盞之後,新科進士們要換掉烏紗帽上的花,重新簪上禦賜的石榴花,簪花之後朝皇宮方向叩拜,各自歸位再飲酒四盞,新科進士們就走完畢業的最好一道流程,宴會結束了。

出了上林苑的正門,各自放松下來時,才有人借酒壯膽說起邊關急報的事,紛紛隱晦地猜測哪裏起了狼煙,有戰事了,此刻要是繞道兵部,定然會看見裏頭燈火通明,官員焦頭爛額進進出出慌個不住。

不過方才在瓊林宴上飲下九盞禦酒,後勁足,這會兒有點上頭,不少新科進士的腳步都踉蹌了,誰有膽子去兵部看戲,生怕自己一個不甚說出狂悖的話來因此獲罪下獄,都憑著腦中最後一絲清明選了回住處的路,踩著二更初的春夜月色散夥了。

衛景平火急火燎地回到家中,想著龍城郡出了這麽大的岔子,事關他兩位兄長,衛景英說不定能回家透個信兒。

到了家門口只見家中張燈結彩,門上已懸掛上禦街誇官之後禮部送來的“狀元及第”的匾額,院內不光是衛長海夫婦在等他,就連姚家,周家,杜家的人都來了,正歡天喜地要迎他這個狀元公進家門。

衛景平掃了一眼不見衛景英,心中愈發惴惴,不過他面上不露,先向雙親行了跪拜大禮,謝過他們的養育教導之恩,孟氏扶起兒子,不住地抹著眼淚。

喜極而泣。

又想周寂然、姚春山兩位老爺子,杜正宸夫婦行了禮,和平輩武雙白、衛貞貞打過招呼,這才抱著衛容與落座。

周家、姚家和杜家當面向他道喜之後見天色太晚忙告辭走了。

衛家一家人終於能關起門來說點兒心裏話了。

小丫頭撲扇著賊亮的眼睛,伸手拽下他鬢邊的石榴花拿在自己手上舉高高,小嘴巴裏興奮地嘟囔:“四叔發發,發發……”

衛景平看著小侄女,心系他大哥衛景明,沉聲說道:“顧夫子說今日那份邊關急報是龍城郡來的。”

“要真是龍城郡出事,那可就兇多吉少了,”衛長海皺眉擔憂地道:“自我卸甲至今已經有三十年了,這三十年間沒有打過一次仗,突然真動起刀槍來,能行?”

馬放南山,刀槍入庫這麽些年,伢子們沒見過打仗,一上戰場見著血肉紛飛不得腿軟啊。

而統帥戍軍的將軍沒有身經百戰沙場廝殺出來的經驗,能帶好兵嗎。

他聽說戍守龍城郡的大將軍紀東風是個文官出身,雖說出身世家人品貴重無可挑剔,但沒有親歷過戰事踩過坑,憑一腔書生意氣能調兵遣將守住郡門嗎?

衛景平何嘗不是這麽想的。

衛容與打哈欠揉眼,乳娘見她困了,連忙上來把小丫頭抱去睡覺。

留下父子二人對坐,衛長海先開口道:“你大哥是個能打的,只怪先前我沒送他念個書學學兵法布陣把他耽誤了……”

說完一個勁兒搖頭嘆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