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曹彬掛帥

韓令坤、石守信是羅幼度最信任的老弟兄了。

兩人也知為了朝廷的未來,確實得練練新人。

而且曹彬是他們的小老弟,都知道羅幼度對於曹彬的愛護,也沒了與之相爭的念頭。

不過這情緒難免不高,汴京雖好,但聽著諸將連連捷報,實在有些閑不住。

兩人已經無聊的各自組建了一支足球隊,在汴京小有名氣。

有些時候,甚至自己下場玩幾場,打發時間。

羅幼度也覺得讓韓令坤、石守信一直待在汴京,保不定憋出事來,想了想說道:“這樣吧,加上韓通,你們殿前司、侍衛親軍司,輪流去定難軍練一練。這憋在汴京,疏於戰陣,到時候真遇到強敵,成了軟腳蝦可是不妙。”

定難軍現在已經成為中原將官訓練兵士,賺取功勛的地方了。

定難軍最大的優勢就是穩定和諧,不管中原打成什麽樣子。

他們就一門心思地發展,收攏流民,拉攏豪紳。

故而不論是百姓還是地方豪紳,對於掌管定難軍的李氏,上上下下都有著很深厚的感情。

他們對於李氏是發自內心的信服。

故而歷史上趙光義用不太光彩的手段謀取定難五州的時候,激怒了地方豪紳與百姓。

李繼遷逃離宋朝掌控的時候還不足十人,但就是憑著他們,仗著李家多年的威信,在定難五州豪強百姓的支持下,於夏州以北糾集了大批羌族勢力,並以通婚的方式與南山黨項野利氏及遼結成了反宋聯盟,一步一步壯大成西北豪強,建立了讓宋朝頭痛百年的西夏。

打不過遼,可以說是歷史遺留問題,這一階段的契丹遼國確實強大。

但西夏的崛起,趙光義、趙恒這對奇葩父子要負百分百的責任。

羅幼度吸取了前車之鑒,他不急著覆滅定難軍,而是將定難五州拉入戰爭的泥潭。

現在定難五州,因為接連不斷的戰事,民生疲敝,地方豪紳也無力支持這接連不斷的戰事。

已經有不少的百姓開始逃向中原了。

地方豪紳現在對於定難李氏也不再信任,而是暗暗抱怨。

若非李氏的愚昧,他們定難五州,豈會如此困苦?

現實就是這樣的殘酷。

李氏用了六十多年在定難五州打下的根基,現在不過的兩年多,李氏的威望已經消耗得差不多了。

要不了多久,羅幼度相信定難五州上下豪紳百姓,他們只會記得李氏給他們帶來的戰禍,而非六十年的安穩。

羅幼度打算到那一刻,在定難五州豪紳支撐不下去,開始迎接王師的時候,再行收復定難五州。

韓令坤、石守信也了解定難軍的情況,喜笑顏開。

不管大仗小仗,能過過癮就好。

羅幼度安撫了韓令坤、石守信,也在琢磨換一批刺史,讓在定難周邊歷經磨練的姚內斌他們,去薊州、洮州、石堡城這樣的軍事前沿陣地。

尤其是石堡城這樣至關重要的地方,得安排一良將鎮守。

就石堡城的地勢,只要有一良將,足可抵擋十萬大軍。

“陛下!”

曹彬大步走進大殿,行禮問好。

多年的軍旅生涯,讓這位本就不愛說話,穩重寡言的名將,身上多了一股軍人的氣質。

“坐!”

羅幼度看著威嚴冷峻的愛將,笑道:“江南欲號召南方組建一個反朕聯盟軍,你可聽過?”

曹彬不苟言笑的說道:“聽過,跳梁小醜,自不量力。”

羅幼度好整以暇地道:“那朕讓你統兵覆滅這群跳梁小醜如何?不會覺得大材小用吧?”

饒是沉穩持重,但聽此言,曹彬眼中依舊閃過一絲熾烈。

作為最早跟著羅幼度的將官,曹彬的表現極為出色,戰功可謂彪炳。

但迄今為止,他手上所有的功勞都是在羅幼度的指揮下賺取的,還未有真正統軍獨當一面的機會。

他們這一批人中,李處耘已經搶先一步了。

曹彬也是心高氣傲之輩,自然不願落於人後,抱拳行以軍禮道:“末將絕不辜負陛下厚望,取江南之地進獻。”

羅幼度頷首道:“朕相信自己的眼光,此戰有一關鍵,你需注意。吳越錢氏與我朝向來交好,此戰吳越錢氏亦會遣兵支持。朕不願加兵於吳越,但錢氏立足於吳越數十年,歷經三代。對於吳越一地,錢氏宗廟,必然有很深的感情。要他們主動納土歸降,並非簡單的事情。”

“此戰對於錢氏,需施之以威,讓他們察覺與我中原的差距。錢弘俶此人朕了解,仁德有度,愛民如子,不喜兵事。只要讓其明白,事不可為,大有可能會納土而降。如此亦能免去兩國兵災……”

歷史上的納土歸宋,是趙光義先將錢弘俶請到了汴京,然後將之扣留,威逼利誘,方才自獻封疆於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