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不急,就快了

汴京開封杞縣。

因為靠著開封,杞縣是附近遠近聞名的富縣之一。

這日杞縣縣衙湧出一支喜慶的隊伍,他們穿著鮮艷,敲鑼打鼓,向村西走去。

杞縣縣令尹一德堆著笑臉,走在最前頭,顯得非常親民。

這個尹一德就是當初羅幼度在開封府遇到的同僚,擔心羅幼度取代他,暗中使絆子,反讓羅幼度擺了一道。

後來王繼勛事發,尹一德表面上為石守信、趙匡胤所用,但其實讓老陰比範質、王溥先一步收買。

然後發生了石守信插手戶部之事,擺了武臣一道。

尹一德也因此調離開封府,去外地擔任縣令。

一晃多年,時過境遷,隨著羅幼度的強勢崛起。

尹一德越發的低調,務實幹事。

畢竟跟當今天子“為敵”,不是什麽值得吹捧的事情。

萬一遇上一個心眼小的,隨手碾死,找誰哭去?

其實他這是小覷羅幼度了,羅幼度向來不記威脅不到他的人的仇。

尹一德的升遷事不大,是吏部考察的結果,然後議政廳批準。

羅幼度作為皇帝也過了目,他記性向來很好,記得尹一德這號人物。

低調、務實、能幹事,恰是一名良吏的標準。

尹一德韜光養晦,幹了不少的實事,履歷資歷都不差,羅幼度也同意了吏部的安排,將之從調至杞縣當縣令。

同樣是縣令,這汴京開封管轄之內的縣令顯然高一級別。

尹一德這一升遷也意識到羅幼度並未有與他計較的心思,精神大振,一改以往作風,在杞縣風風火火地改革理政。

這一天他通過內部渠道得知了一個消息,縣內的一個叫胡寶的兵卒竟然被授予“浩然正氣章”。

在此之前,羅幼度已經將勛章的作用意義通過皇榜告示公告天下,目的是表揚和彰顯受勛者對國家民族的貢獻的功臣。

此次一共公布了五枚勛章,每一枚都有獨特的意義。

有文治武功上為朝廷立有巨大貢獻的勛章,也有學術研究有重大發現,引領文化的勛章,也有科學創新,引領時代的勛章,還有就是獎賞表現出眾,擁有大無畏精神的勛章。

其中浩然正氣章就是屬於最後者,取至於孟子“吾善養吾浩然之氣”之說。

相比報紙的雜,皇榜是真正意義上的公文,整個朝廷的態度意思。

皇榜一公布,很快就會走國家特殊渠道,傳遍天下。

胡寶是禦營司的一員十將,此次他跟隨上司神衛軍都指揮使劉福負責疏通濟州段的引流河渠。

濟州位於黃河下遊的拐角處。

因地形特殊,黃河水經過濟州段的時候,都會留下大量泥沙,以至於河床越來越高,形成懸空河。

歷史上也就是因為下遊淤泥越積越多,黃河從而改道北流。

這次洪水來勢洶洶,因有治河行動組的存在,諸多地方都在第一時間選擇了最正確的應對方法。

在黃河泛濫之前,控制住了局勢,這才給了兵卒百姓對抗的機會。

不然洪水決堤而沒,以這個時代的科技力量,神仙都救不了。

盡管有這先決條件,卻也不是所有地段的防線都抵擋住了。

濟州段便因為特殊的環境,河水一上湧,就因為河床過高的原因,直接沒過了河堤沖向了濟州境內的村鎮。

水部郎中閔波治水經驗豐富,退居盧縣,一邊撤離百姓,一邊利用盧縣特殊的地形,壘沙築堤,掩護百姓撤退。

本想著就這樣了,只要保住了人一切都好。

但在得知禁軍北上之後,閔波為了給禁軍爭取時間,繼續領著在盧縣抵抗洪水。

面對天災,人力終究有限。

閔波用盡一切手段,堅持了寶貴的五天。

但也只是五天。

洪水來得太快,很多百姓都撤退不及時。

或是為洪水卷走,或是躲在高處,傷亡慘重。

消息傳到了附近神衛軍都指揮使劉福耳中。

劉福立刻組織人手救援。

胡寶自告奮勇地站了出來……

禦營司是羅幼度一手創建的,建立之初他就賦予了禦營司軍人的習性,只是沒有正式提出來。

軍規軍法就是按照軍人的標準執行的,受時代影響,有一部分人不以為然,只是礙於軍法,不敢反抗。

但有一部分人卻奉為信仰。

胡寶便是其中之一。

胡寶與羅幼度是有一定淵源。

當年羅幼度在開封府任職的時候,審理過一件殺牛案。

也就是那件案子讓羅幼度結識了張瓊……

張瓊為了救一個小姑娘,打死了一頭牛。

牛主人為了生計,耍起了無賴,要張瓊賠牛。

牛主人叫胡三壯,胡寶便是他嘴裏那個八歲的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