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浮沫

難得有閑的周四下午,喬抒白待在與安德烈同居的頂層公寓裏,讀一部出版於五十年前的書,《二十二世紀初倫理戰爭:基因編輯體始末》,作者是楊典玄,那年代著名的基因編輯工程學家。

今年九月比往常熱得多,耶茨地表氣溫高達43度,民間有這樣的傳聞:天幕很快要損壞了,權貴們即將登上躍遷方舟,而普通市民則留在這兒,等著被耶茨太陽曬成癟掉的幹屍。

電視裏正在播放安德烈喜歡的情景喜劇,兩人各看各的,互不打擾。

一點半,喜劇結束後,下午的新聞時刻開始了。

頭條新聞仍然是前哨賽的冠軍展慎之,賽事結束後,展慎之升任警督,成為下都會區警局的特別調查科負責人。

在萬眾期待中,展警督又和同事破獲一起重大跨區私售毒品案。

不知是在哪一個喬抒白沒參與的時刻,那個自稱討厭鏡頭的人,突然變得不那麽討厭鏡頭了。

英俊挺拔的展警督在掌聲中站上宣講台,胸口別著勛章,面對記者,就案件做發言,順暢地回答問題,背後是交叉的下都會區和耶茨的旗幟。

記者像展市長安排去撐場面的,一個尖銳的問題也不問,真叫喬抒白不屑。而展警督泰然自若的模樣,也直讓喬抒白懷疑,他以前說不喜歡鏡頭,應該都是假的。

勇士前哨賽在六月一日結束,至今已經三個月過去,理所當然,喬抒白沒有等到那個說要來找他的人。

幸好喬抒白是喬抒白,早已習慣失望的滋味,失約的又不是他,何況他也沒多期待。

什麽上都會區有公寓,可以給他住,那為什麽不提前給他一把鑰匙呢?

管他有沒有被格式化,明明就是不夠在乎。

喬抒白越想越氣,把電視關了,遙控揣在懷裏,客廳霎時靜了下來了。

安德烈問他要遙控不得,開始不斷在他身邊走來走去,抱怨空調的制冷效果差。

“服務器會被燒壞的!”

“如果梅蜜在,絕對會給我換空調!”

喬抒白充耳不聞,翻著腿上厚厚的書,繼續閱讀其中有關勞工體的章節。

-

(第二章第五段起)

人們未預想到的是,二十一世紀中旬,當仿生與人工智能結合的課題研究陷入瓶頸時,基因編輯的精確靶向技術出現了重大突破——第一只純基因編輯制造的猴腦合成羊在瑞士問世。

七年後,康芒斯博士在GnEd世界技術論壇上展示他的最新研究課題,第一次提出了勞工體的概念,即使用Cas17a技術,敲除志願人類胚胎中的情感、痛覺,以及部分記憶中樞的基因組織,再插入數段經設計後可由固定電流對行為進行幹擾影響的基因組,經由現已成熟的營養快速培育技術,制造一種絕對安全,適用於進行重復精確勞動,或看護老人、病患的哺乳類合成動物。

宣講中,康芒斯博士展示了他的實驗室制造的三件勞工體原型(如圖示),他認為,與仿生物相比,合成勞工體的培育成本更低,可塑性更強,容錯率更高,可極大地改善人類的生活質量,將會是未來基因編輯技術主要的應用方向。

(照片)從左至右分別為工廠型、看護型和保鏢型勞工體。

此後數日,康芒斯博士博士的課題引發了全球性大規模的倫理討論,無數藍領、動物保護人士走上街頭,抗議對此技術的應用。

主要的觀點有“使用勞工體是否應被認定為虐待動物行為”、“勞工體應該具有人權嗎”乃至“康芒斯博士用‘勞工體’稱呼基因編輯人是否有偷換概念之嫌”。

隨著反對的浪潮日益高漲,康芒斯博士的項目被政府勒令中止,D大學也宣布不再聘用他。

失意的康芒斯博士攜夫人、子女離開了歐洲,到東南亞定居,過上了養花種草的田園生活,還收養了當地的一個棄嬰。

然而,數年後,隨著人造子宮的普及,棄嬰潮(1)爆發,金融市場的重建,勞工體市場應運而生。

通過康芒斯博士的技術指導,以越南為首的發展中國家,率先建立了勞工體制造工廠,吸引了幾位大膽的北美投資人下單。他們售出的第一批看護型勞工體,獲得了醫療機構的廣大好評。

在巨大的經濟利益驅動下,大多數主流國家逐步通過了勞工體保護法案,開啟了勞工體合法制造的自由時代。

(1).棄嬰潮:低廉型人造子宮技術普及後,嬰兒培育項目開始降價,全民沖動育嬰的亂象產生了。然而緊隨而來的75金融危機,造成大量體外生殖的嬰兒被父母拋棄,社會福利機構難以承載,此前後六年的時間被稱為“棄嬰潮時期”。

-

與書中所寫的“大多數主流國家”不同,喬抒白童年時所在的C國,對勞工體的生產管理十分嚴格,設定了明確的實用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