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換季時氣溫變化大, 小孩子難免會生病,李儼只是起了個頭,其他小孩兒也輪番病了幾次。

李儼本來還懷著疑慮, 去探病時試探了幾輪,很快得知他們要麽是沒做夢要麽是夢得千奇百怪。

比如李俅說他夢見自己住在金屋裏,裏頭所有東西全是金子做的, 連毛筆的筆杆子瞧著都金燦燦。

李俅不信是真金,忍不住拿起來咬上一口試試看,結果好家夥,牙掉了。

醒來後他牙真掉了。

這廝沒心沒肺地把乳牙洗洗幹凈, 揣懷裏給小夥伴們分享自己第一次掉的牙, 最後還是李儼看不下去哄他把那顆小乳牙拋到屋頂上去。

按照許多人的淳樸想法,下牙換了以後要把它拋得高高的, 新牙才能快快長出來。這習俗不知何時開始出現, 也不知從何地開始推廣,反正很多長輩都愛這麽哄孩子, 李儼便也這麽哄弟弟。

眾人聽後對這一儀式都感興趣, 決定趁著課余空档齊齊幫李俅把乳牙送上高高的屋頂。三娘看了一圈眾人的身高,最後把目光鎖定在當天來給他們上習字課的顏真卿身上。

就是你啦,我們的書法老師!

三娘湊到李俅耳邊和他嘀嘀咕咕了幾句。

李俅聽完以後一臉“我知道啦”的表情。

於是沒等顏真卿反應過來,李俅已經歡快地蹦到他面前,開開心心地捧著自己心愛的乳牙祈求道:“先生能幫我把牙扔到屋頂上去嗎?”

顏真卿:?????

面對一群小娃娃滿含期盼的目光,顏真卿只能默不作聲地接受了這一重任。

好在大唐讀書人外出時能上馬彎弓, 聚會時也會投壺取樂,扔東西的準頭還是可以的, 他很快以一個相當優美的弧度把李俅掉落的乳牙扔上屋頂,全程儀態端方, 絲毫不失君子風度。

不愧是字寫得特別好的先生,扔牙都扔得格外瀟灑!

小蘿蔔頭們油然生出種莫名的崇拜來,紛紛表示等自己的牙掉了也要請顏真卿幫忙扔。

顏真卿:“……”

從未想過的離奇差使增加了。

更妙的是,這群皇孫裏頭日後說不準會出個皇帝,只要顏真卿一直這麽扔下去,他將來就是給未來皇帝扔過牙的三朝老臣了。

說不準日後能得皇帝禦筆親題賜個“大唐牙仙”之類的匾額。

那情景可真是,不敢想,不敢想!

始作俑者三娘事了拂衣去,絲毫沒有禍害了自家先生的罪惡感。

大夥參與完李俅的扔牙儀式,帶著心中那股子莫名其妙的興奮勁乖乖回到屋中習字去了。

三娘注意到李儼沒往回走,獨自立在不遠處不知在想些什麽,臉上竟是血色盡失。她不由走過去關心地問:“你是不是哪裏不舒服?要不要找太醫來看看?”

李儼手指顫了顫,一時說不出話來,只能先對三娘搖搖頭,叫她莫要聲張。

他清楚地知道自己不是病了。

只是在看到顏真卿被大家簇擁著說說笑笑的時候,他腦中竟是湧現許多關於顏真卿的畫面。

夢中那場幾乎傾覆大唐的動亂中,顏真卿從兄顏杲卿曾傳檄平叛、奮力抗擊叛軍,結果父子幾人皆被賊首安祿山削去四肢、節解而亡。後來顏真卿托人幫忙搜尋親人屍首,卻只尋到侄子顏季明的頭骨。

顏真卿悲憤欲絕地提筆寫下《祭侄贈贊善大夫季明文》。

那篇祭文字字泣血、沉痛徹骨,見者無不郁憤難當。

李儼緊握雙拳。

這一切為何會這般真切地出現在他腦海中?

……安祿山是誰?

他從未聽說過這麽個人。

事實上李儼連顏杲卿都沒聽說過,根本不知道顏真卿有這麽一位從兄,更不知道顏杲卿是否有個叫顏季明的兒子。

興許顏季明眼下都還沒出生。

李儼臉上血色回歸了大半,看起來已經與平時無異。他定了定神,低聲詢問三娘:“阿晗你可知道顏先生有沒有一個叫顏杲卿的從兄?”

三娘微愣,沒想到李儼突然問起這麽一個人。她回想了一下,說道:“我沒聽先生他們提起過,你想知道的話我幫你問問。”

不過她對李儼突如其來的好奇還是有點疑惑,忍不住追問他為什麽突然問起這件事。

李儼抿了抿唇,不知該怎麽和三娘說。

三娘是個很知道體貼別人的小孩兒,見李儼這般情態便沒再追問,當場打包票道:“我這就去幫你問問先生。”

沒等李儼阻攔,三娘已經邁開腿徑直跑向顏真卿,直接詢問他家中是否有個叫顏杲卿的從兄。

這本就不是什麽不能說的事,顏真卿聽後點頭說道:“對,我確實有這麽個從兄。”

提起這位從兄,顏真卿語氣頗為親近。

他們祖父去得早,是以他們的伯父與父親都是在舅父家長大的,後來他父親還娶了殷家表妹當妻子,也就是他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