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後續加第六位詩人居然是他?

天幕下的觀眾看到了李商隱深陷黨派鬥爭、被牛黨的人視為叛徒,永生不得重用。有人支持他,覺得這不是他的過錯,有人反對他,覺得他不忠誠。

關於該不該結黨,所有人都各執己見,能為這個有爭議的事情吵翻天,沒有定論。

漢文帝勉強算是支持他的一員。

結黨營私這種事情歷來有之,只有嚴不嚴重的區別。

作為帝王,當然不希望看到結黨營私。他覺得李商隱算是一個不同流合汙的君子。

漢文帝劉恒跟百官說:“真正的君子不會去結黨。只有小人才會為了利益而結黨。”

他說的話意有所指,百官低頭訥訥不言。

有些有識之士心中腹誹,君子不抱團,早就被小人擠出朝堂了,陛下有沒有想過他們的難處?

結果漢文帝剛發表對李商隱的支持,還記錄他的詩文,李商隱轉頭就開始罵他……

漢文帝劉恒:“……”

漢文帝劉恒把記錄詩文的竹簡摔到地上:“你們說得對,他確實是個小人。”

事業不順,罵他做什麽?顱內有疾否?

文武百官:“……”

扶蘇都有些懵了,看向胡亥,確認道:“胡亥,你記得王勃的《滕王閻序》嗎?我記得他說‘屈賈誼於長沙,非無聖主。’那漢文帝分明是一個明君呀。”

“這兩位詩人的意見分歧怎麽這麽大?”

沒錯,扶蘇還在看天幕。他之前看完辛棄疾的悲劇,像是看完了一場悲劇電影,心裏難受,發誓不再看了。

可天幕快要播放的時候,心裏像是有小貓在撓,最終還是屈服於影視劇的魅力。

好在李商隱的生平經歷並不算太過悲傷,和辛棄疾相比,少了國仇家恨的無奈。扶蘇目前看得挺投入。

胡亥撤嘴:“這我怎麽知道,你讓他們打一架嘆。”

秦始皇聽到關鍵詞,耳朵微動,他又聽到了賈誼。

很少有帝王不愛人才,更不用說,這是王勃和李商隱都提到的大才子。

之前他就對賈誼生起愛才之心。

他有些惋惜,可惜了,這人才早漢代的

他有些他情,可惜了,這人不是漢代的,如果是秦朝

的,該有多好?

王勃和李商隱對漢文帝不同的評價,讓天幕下的無數觀眾感到疑惑。

所以漢文帝到底是明君還是昏君?

王勃風度翩翩,拿著折扇,登上了黃鶴樓。天幕的出現,讓他逃過了死劫,如今已經辭官回家,經常和朋友出去遊玩,悠哉遊哉。

之前,天幕說《朕王閻序》是必背文章,說如果他活得久,也許會寫出黃鶴樓和嶽陽樓相關的文章。

他覺得有道理,確實該寫。這樣後世的學子就有東西背了。

他剛剛寫完一篇和滕王閣序有得一拼的《黃鶴樓序》,便聽見天幕說起了李商隱的事。

他眨了眨眼睛,若有所思:"這李商隱膽子還挺大。"

雖然他對唐高宗李治有些不滿,但從不敢在詩文裏表現出來,寫詩也不敢搞諷刺。

求生欲極強。

李商隱卻敢於借古諷今,吾輩楷模啊。

【很多營銷號拿著這首詩,像發現了什麽驚天大秘密一樣大肆傳播:你們沒想到吧?歷史上的文景之治都是假的!漢文帝其實是一個大昏君!不問蒼生問鬼神!】

【賈誼大家應該都知道,教材上還有他的選文《過秦論》,堪稱罵秦始皇罵得最華麗的一篇文章。】

秦始皇:“???”

真的假的?他看中的賈誼居然罵他?

這心,好像有點錯付了!

【李商隱引用的是《史記》裏面的典故。】

【賈誼之前被貶到長沙,又被皇帝召回來了。漢文帝剛剛祭祀完神鬼,就問賈誼懂不懂神鬼的本源。賈誼趁機詳細講述了神鬼的事情。】

【楚地神鬼風俗很多,賈誼說得非常好玩。】

【半夜時分,漢文帝聽得超級入迷,都不願意去睡覺,不知不覺把自己的座席拉得和賈誼越來越近。】

【然後文帝感慨道:“我和他好久沒見了,我還以為我的見識能超過他,沒想到還是不如他。”

【不久漢文帝任命賈誼為小兒子的老師。】

【至於問鬼神,那是因為漢文帝之前剛好在祭祀。至於有沒有冷落賈誼,從結果上來看是沒有的。】

【李商隱只是截取了事情的一半,來

表達自己的委屈。】

【因為晚唐皇帝都很“不問蒼生問鬼神”,李商隱要是直接明晃晃地罵,估計就要被砍頭了,所以只能借古諷今。】

漢文帝:“……”

原來自己是被誤傷的。

好吧,他肚量大,勉強原諒他了。

李商隱頭皮發麻,尷尬地蹲在墻角,心裏抓狂。

他寫的諷刺詩居然被天幕廣而告之了。

天呐,沉迷修仙的唐武宗李淡會不會砍了他的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