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找個營生

村裏的事後續如何海珠不清楚, 她次日一早收拾了家當先撐船把冬珠風平和老龜送去了碼頭,有齊阿奶在碼頭看著,她、齊老三和鄭海順又撐船回來接第二波。

門上落了鎖, 撐船前海珠回頭看了一眼。

“舍不得啊?”沈二嫂問。

“是有點舍不得。”村裏民風好, 族人友善,若不是有危險,海珠不願意搬走。搬離了宗族,去了外面可沒有事事忍讓你的人了。

住在海邊以出海打漁為生的宗族尤為團結, 除非涉及生死, 口頭矛盾都不會往心裏去, 因為出了海,命除了握在自己手裏,還握在同伴手裏, 不定哪一會兒就需要對方施援手, 若是結仇那就是害自己的命。源於這個原因,村裏平時挺和諧,吵架打架的幾乎沒有, 可能剛吵起來, 族裏的人就出面調停了。

對內團結,對外一致, 她要是搬出去了, 日後跟其他人有矛盾,她就是一對多。

“年後還回來的。”沈二嫂勸慰,她轉移話題問:“你怎麽還要把海龜帶走?放回海裏不就行了。”

“那等我明年回來就找不到它了, 我出海的時候它都是跟我一起給我放哨的。”拐出河道, 海珠升起船帆,不用劃船了她收起船櫓坐在船艙裏, 說:“老龜也是我家的一份子了。”

沈淮覺得這姑娘挺有意思,有時候成熟有時候又顯得天真,跟小六有點像,腦子裏成天琢磨的跟常人不同,這種人的日子不會無聊。

齊老三的船走在最後,他坐船艙裏跟他二哥說:“以後我們就跟著大侄女混了。”

“那你可要聽她的話。”齊二叔笑。

齊老三瞅他一眼,這說的像話嗎?他是長輩啊。

三艘船在碼頭靠岸,鄭海順下船幫忙把齊老二扶到齊老三背上,他跟海珠去存船。

碼頭上的駐軍也負責看守停泊的船只,一天十文錢,海珠交了一個月的船費,鄭海順也跟著交一個月的。

“一起出去再一起回來。”他說。

“鄭叔,你有沒有考慮過換個地方住?”海珠問。

鄭海順笑了,“不考慮,怎麽?你想搬走?”

商船來了,海珠搖了下頭,“走,排隊上船。”

至於大幾十斤的老龜則由兩個男人擡上去,檢查戶籍的守衛木著臉看他們動作。

有沈淮在,船上的管事給他們安排了三間住艙,一路不受寒,說說笑笑半天就過去了。

在船上的時候海珠已經跟沈淮說好了出去租房住的事,下船了他就派人出去打聽,不消半個時辰就租了兩間相鄰的小院,就在沈家的後一條街上,不愁安全問題。

海珠把行李放進去,喊了魏金花帶著齊老三出去買日常用的東西,房子裏有鍋有灶沒柴,柴要買,油鹽醬醋少不了,花椒胡椒八角桂皮之類燉肉的香料也要買。海珠帶來的東西少,買的東西就多,進了館陶鋪像是進貨的,吃飯的碗、炒菜的盤、盛湯的缽,燉肉的罐,緊著可心意地買。齊老三拉都拉不住。

“我們就住一個月,對付對付就行了。”齊老三挎著大竹筐跟在後面勸,“木盆買這麽多做什麽?人一個龜一個不就夠了?”

“洗菜的、洗臉的洗腳的、洗澡的、龜泡澡的。”海珠購物欲上來了,可勁地買。

“洗臉洗腳的兩個就夠用了。”

海珠不聽他的,七個人哎。

買了一堆的東西,付了銀子拿不回去,海珠還去碼頭雇了個挑夫把東西送回去。然後把啰嗦嘴齊老三打發了,她自己在街上逛。

至於魏金花,她看海珠掏銀子肉疼,早走了。

受漁村被屠村的影響,有關系有錢的都搬來永寧保命,又加上快過年了,街上格外熱鬧,叫賣的小販笑得嘴都歪了。

海珠從漁市逛到長街,割二斤肉,買十斤米五斤面,挑新鮮出爐的鮮花餅買一爐,回去了領著冬珠和風平去沈家拜訪。

“你這丫頭,來就來了還帶什麽東西,鮮花餅家裏的廚娘就會做,下次可別糟踐錢了,你攢點錢多難。”沈母拉著海珠的手上下打量,她對這個救了她兒子還格外知進退的丫頭很是喜歡,“長胖了,也長高了,看來沒虧待自己,我就擔心你心裏存的事太多,把人壓垮了。”

“我可不會虧待自己,伯娘您放心。之前打算年前來給您拜年的,誰知道出了這档子事,還勞二哥二嫂專門跑一趟。”海珠誠懇地說:“知道你們還惦記著我們兄妹三個,我心裏可感動了,不讓我提點東西,我可邁不開腿跨進門。”

話說得是真是假,是不是出自真心,沈母分辨得出,她笑著拍拍海珠的手,說:“以後多來家裏玩,我家孩子多,讓她們帶著你們出去玩。”

海珠撿著有趣的事說給她聽,待天色近晚,她提出要離開,“改天我帶我的老夥計一起過來玩,也給您看看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