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一切都與錢有關(三)(第4/4頁)

【讓利於民?我看,是讓利於這些地方上的豪強和士紳、權貴與富商吧?!】

【真正的民,只要能買到價格合適的鹽和鐵,誰管你這些東西是從哪一家制造出來的呢?】

【而宏觀經濟學的理論以及歷史上無數的經驗告訴我們,在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重要領域,國家的介入和調控,甚至是壟斷,反倒會起到平抑物價的作用。】

【即使是實行自由市場經濟的西方,對於糧食、食鹽等剛性必需品的價格以及供需關系的把控,也都是有政府參與的。】

【畢竟,完全指望豪強以及資本?】

【任何一個長了腦子的人都不會抱有這樣天真的想法。】

大災之年,無數失了糧食收成的饑民來到了州城乞討。

遍地餓殍。

米行的掌櫃於心不忍,問東家道:“老爺,咱們要不要開倉賣一點糧?現在糧食價格已經不錯了。”

東家嗤笑一聲:“別這麽沒耐性,再等個幾天,我估摸著幾天後糧價還得翻倍的漲。到時候,咱們開張一天吃幾年,豈不是更省事兒?”

天幕一黑,出現一行行的文字。

“如果有20%的利潤,資本就會蠢蠢欲動;如果有50%的利潤,資本就會冒險;如果有100%的利潤,資本就敢於冒絞首的危險;如果有300%的利潤,資本就敢踐踏人間一切的法律。”

——馬克思。

【而且,鹽鐵之議到後面,其實爭論的點來到了意識形態方面。】

【哎,是的,又來了,它又來了!】

【到底是應該逐利還是逐義?】

【又是這個問題。】

【所以,這場大辯論並不僅僅只限於大漢朝本身的經濟政策,也不僅僅只限於對武帝一朝的總結和評價。它巨大的影響力甚至綿延了往後兩千年——華夏文明和之後的王朝們到底要選擇哪一條路?】

【是儒家重義輕利的那條路嗎?】

……

天幕下的老百姓們原本以為這一期是教大家怎麽賺錢的,卻沒想到大部分人都聽得雲裏霧裏。

當然,聽不懂的只是那些形而上的東西,其他的一些點,百姓們天然就會有感悟。

“我覺得這桑大人說得對啊,無奸不商,這鹽鐵要是控制在這些豪紳手中,咱們

肯定落不到什麽好。”

什麽低買高賣都是簡單的,遇到事情的時候囤積居奇那才是要命!

“可官府管著也不是什麽好事。”有百姓嘟囔道,“還是撞著清官倒還好,要是遇到個貪官,咱們照樣慘。”

看運氣!

而商家們,尤其是各大時空的大豪商們,聽到馬克思那段犀利得毫不留情面的名言時,表現各異,精彩紛呈。

有人哈哈大笑,坦然承認:“此話倒也不假。”

若有什麽事情超過了300%的利潤,那不管怎麽著也要去爭一爭的。

也有人大義凜然:“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若是違背道德良心的事情,那我肯定是不會做的。”

做了也怕被人秋後算賬。

還有人唉聲嘆氣:“這一期不是應該要站在咱們這些商人這一邊嘛,怎麽還說起這個來了呢?”

這商人的名聲本來就很不好了,哎!

商界的反應不統一,但帝王們的反應倒是很統一。

朱元璋一拍大腿:“這可說得太對了!那群鱉孫就沒安什麽好心。所以鹽鐵之事,肯定得要官營!”

朱棣對鹽鐵之議比較熟悉,對自己的父皇解釋道:“鹽鐵之議雖然轟動,但實際並沒有起到太大作用,只是分出了一小部分的鹽政和酒榷之權作為私營。”

大部分依然還掌握在朝廷手裏。

“不過……”朱棣話音一轉,想到桑弘羊的發言和剛才仙畫的未竟之語。

他對這段歷史熟悉,人也不笨,自然能想到路小柒後面要說什麽,喃喃道:“或許,他是輸了,而且輸得很徹底。”

重農抑商,華夏已經實行一千多年了!

在他們往後百來年,張居正也在和張學顏討論。

“放在西漢當下,執行過程中出現極大的紕漏,導致民間怨聲四起。那些賢良文學倒也不算是雞蛋裏挑骨頭。”

張學顏冷哼一聲:“有人是想要趁機為自己謀利,有人是空有一腔熱血但目光卻看不長遠。”

張居正淡淡道:“這才是真實。”

……

【從後續的情況來看,勝敗似乎不言而喻。】

【桑弘羊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