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妙有天演四境(第3/4頁)

六品除去有著直接聯系的斯陀含,又有例如【大聖菩薩僧伽祖師】、【南海觀音】、【泗州大聖】這類菩薩化身和神化身,還有涉及魔道的【自在天人】等名字。

五品有【無煩天阿那含】、【靈山觀自在菩薩】、【欲界六天大自在天人】等。

這些名字讓須彌山三十三天上方的佛道力量能夠迅速匯聚,構建出一個新的境天——極樂境。

借此機會彌羅順勢將諸多佛門信息匯總,凝聚了【佛道·從四品須彌山三十三天阿羅漢】和【佛道/魔道·從四品須彌山三十三天欲界天人】兩個名字。

同時屬於太一化身天地的【佛道·從五品靈山觀自在菩薩】也使得以完善,晉升為【佛道·從四品須彌山極樂凈土觀自在菩薩】。

【觀自在菩薩】的晉升,自然也會帶動極樂境的變化。

“唵、嘛、呢、叭、咪、吽”回蕩十方,觀自在菩薩端坐蓮台,對著一尊清凈如來高聲頌念六字大明咒,其腳下逐漸有金沙、銀沙衍生,鋪就凈土,左右有雕欄玉砌憑空生出,庭芝玉樹緊隨其後。

更有一株株菩提寶樹出現在凈土各處,株株枝葉金燦,流轉萬千佛門真意,梵音裊裊中,枝葉抖動,折射出的金光,化作漫天花雨散落,於金沙銀沙之中散作氤氳香氣流溢。

伴隨著凈土的成型,八部天龍圍繞如來法相若隱若現,在六字大明咒中逐步成型,對著觀自在施禮後,紛紛端坐蓮台之上,手持護法神器,圍繞觀自在和清凈如來不斷誦經加持,提升凈土本質。

萬千佛光升騰,舍利、金燈、貝葉、漁鼓、花籃、佛珠等等寶物懸浮,光明普照,讓其升到太微金闕西方,同三清境相互輝映。

仙道三清境和佛道極樂境之後,剩下的外道和魔道並沒有各自凝聚境天,而是被彌羅再次切割,本來魔道就被佛道分割了一部分,再次切割後,極端負面的部分被彌羅統一和外道之中例如【外道/魔道/神道·從七品阿裏曼神眷】和【外道/魔道/神道·從六品伽那格·梅納格】這等最惡毒的部分,扔到北方由北極天宮鎮壓,構建恬寂境。

所謂恬寂,即清靜無為,清凈無礙之意,以此等名號作為收攏諸多邪魔外道的境天,一方面契合魔考的概念,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借此鎮壓一切極端的負面力量。

而伴隨著這個境的構建,【外道/魔道/神道·正六品阿裏曼】也是得以晉升為【外道/魔道/神道·從五品恬寂境阿裏曼】,且在成型之後,迅速從妙有天內收攏一切負面情緒。

作為彌羅的道場,按道理上來講,內裏應該沒有什麽負面情緒,但人間界被其放置了諸多記憶中的國都,加上這些年太一化身源源不斷的搬運那方天地的道則法理和眾生靈性,冥冥之中也是有著諸多負面情緒流過妙有天沉澱其中。

如今被【阿裏曼】牽引,匯聚在一起,化作了他的根基,推動其品級晉升為正五品,甚至隱約有向著四品進發的跡象,看得彌羅忙動手調動【金玄洞微主】和【鎮酆府天魔考】抽取他的力量。

有趣的是,此舉倒是讓【神道/仙道/佛道/魔道·正四品鎮酆府·金玄洞微·十考天主·北帝大魔王】這個名字徹底成型。

這等出乎預料的變化,讓彌羅自身也是有些驚訝,他笑了笑,將恬寂境、鎮酆府、北極天宮三者的力量相互糾纏在一起,讓恬寂境對應的陰影擴張,演繹出無窮琉璃霞光,萬千瑞氣寶華,隱隱位於略低三清境和極樂境的位置。

做完這一切,彌羅看向了最後的南方,此地為火雲宮所在,亦是六天火府懸浮之地,乃是人間秩序,香火願力升入天界的第一站,無邊願力匯聚於此。

彌羅思索片刻,動手將【神道/仙道·正四品東皇金闕·太一青華·元陽天真·耀靈上聖·彌羅天主】的力量引出,配合火雲宮中諸多名字的力量,一起推動一方妙境的浮現。

此方妙境之中整體類似於三清境,但細微之處卻有許多不同。

放眼望去,可見煙霞凝瑞靄,日月吐祥光,萬千白虹橫貫四方,而其核心乃是一輪大日好似大日一般的光輝,內裏生有一株寶樹,懸掛一口石鐘,其下又有日月星辰光輝匯聚而成的一方清凈池塘,折射諸天光輝影像,讓著妙有染上些許星光、佛光、神光和魔光,演化出一個又一個小天地,而每一個小天地內部都有一些人影往來。

這些人影的來歷非常復雜,除去常見的仙家道人、佛門沙彌、神道天使之外,亦有外道修士,例如彌羅凝聚的【外道/神道·從六品原初海神蓬托斯】、【外道/神道·從六品環世之河俄刻阿諾斯】、【外道/冥道/神道·正六品冥界之主奧西裏斯】、【外道/神道·從六品圓桌騎士高文】和【外道/人道·從七品樹人長老】等名字對應的虛影,也是出現在這個這方妙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