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分聖光(第2/4頁)

彌羅看著陷入沉思的食仙翁,自己也是找個地方思考了起來。

食仙翁的話給了他一點靈感,彌羅寶卷內的名字聯系緊密,互相影響,互相滲透,互相交融。

他先前處理聖潔光輝內的手段有些過於粗暴,那光輝的本質是【騎士王】、【加拉哈德】等名字的力量相互影響的產物,就像是一盤不同食材組成的菜肴一樣。

如今,這菜品已經成型,因為真理權柄的影響,彌羅也不好將其進行破壞,但他是否能夠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二次修改,或者以【騎士王】、【加拉哈德】等名字構建一個新的菜品,將後續的力量引向另一個方向?

這個想法一起來,彌羅就是將目光落在了【外道/神道·從五品理想鄉騎士王】上。

作為昔日借助彌羅寶卷力量,算得上是太一化身眷屬的亞瑟凝聚的名字,【騎士王】本身在太一化身的天地之中是有著相關傳說,其形象並非手持長槍之人,或者說長槍於那位騎士王而言,並非主要武器。

嚴格意義上來講,【騎士王】這個名字是亞瑟個人和傳說相結合的產物,是對原本傳說中騎士王的某個概念進行強化後的成果。

因此,在彌羅寶卷的記載之中,【騎士王】這個名字還有另外一個對應的記錄才對。

“一位手持劍器,指引勝利的【騎士王】。”

彌羅看著寶卷內的名字,隨手提取出勝利的概念,同時看向另一個源自於昔日飛升天外獲得的名字【外道/神道·正六品銀臂努阿達】。

這一個名字和【騎士王】的傳說源自於同一個神話體系,在部分記錄之中【銀臂努阿達】的武器光之劍,同【騎士王】的斷鋼劍屬於同一柄武器的不同稱呼,也有人認為光之劍是斷鋼劍的原型。

彌羅便是根據這一點,對其進行強化,再配合勝利權柄,對弱化命運之槍概念的騎士王進行二次構建,凝聚出了【外道/神道·正六品騎士王】。

對於【騎士王】的降格,彌羅並不奇怪,正如前面推測的那樣,【理想鄉騎士王】的概念源自於傳說和亞瑟手中的命運之槍,在容納多位主神力量的命運之槍被弱化之後,哪怕填充新的概念,單純的【騎士王】也很難穩固自身從五品的位格。

不過彌羅凝聚這個【騎士王】的名字,本就不是為了一個簡單地從五品名字,隨著這個概念的成型,彌羅又是將其余騎士的名字匯聚到【騎士王】下屬,構建出了【外道/神道·正五品卡梅洛圓桌騎士團】。

而伴隨著這個名字成型,原本聖潔的光輝微弱少許,有著聖杯三騎士稱呼的【加拉哈德】、【鮑斯】和【帕西瓦爾】的力量屬性也是開始出現一定的變化。

‘果然,無論是在我前世,還是在太一化身那一方天地,圓桌騎士的概念都是一神教和本土神話交織後的產物,雖然一神教對於本土神話的影響極大,但二者嚴格意義上來講,終究是兩個神系,當我強化另一個神系的概念時,同聖座類似的一神教的力量自然會消退。雖然受限於真理權柄,無法完全抹去,但影響顯然小了不少。’

看著自己的成果,彌羅頗為滿意,期間他又是將【銀臂努阿達】的概念和理想相結合,全面強化其對應的神系力量。

說起來【銀臂努阿達】所在的凱爾特神系也是倒黴,本身力量不算強大,在奧丁主持諸神隱退,放任一神教發展的過程中,失去凱爾特神系諸神庇護的教派直接被一神教覆滅,並且因為其傳承喜歡口耳相傳的特殊性,導致了凱爾特神系後來能夠流傳於世還是歸功於一神教。

並且因為一神教的大力影響,這部分流傳下來的典籍內容或多或少都有著一神教的痕跡,例如【加拉哈德】、【鮑斯】和【帕西瓦爾】這三位騎士。

並且,凱爾特神系因為自身力量的薄弱,但彌羅進入那方天地,執掌大權之後,整個神系基本都崩潰了,剩下的主神基本墮落成邪神,並且還是那種墮落得相當徹底,都找不回原本的力量。

因此,彌羅有心引導之下,也未曾凝聚出什麽強力的名字,並且大多數都只是從六品或者正六品,力量的強勁程度還不如【騎士王】下屬的圓桌騎士。

但這也契合凱爾特神系流傳下來神話中,諸神和人類達成了協議,諸神隱退到彼岸進行永不結束的宴會,而人類通知大地之上的領域。

因此,這些神祇的名字,對於彌羅而言,作用更多是強化凱爾特神系的力量,進而帶動【圓桌騎士團】的力量,對聖杯三騎士和命運之槍中關於一神教的力量進行壓制,減少那類似於聖座光輝的力量在彌羅寶卷之中的力量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