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分聖光(第3/4頁)

當然,因為凱爾特神系流傳下來的傳說並沒有明確諸神宴會的彼岸位置,以及理想鄉概念在此神系之中的特殊地位,昔日源自於【小王子】的理想鄉也成了凱爾特神系的神域所在地,為彌羅增加了一個新的,由凱爾特神系組成的正五品名字。

原本凝聚了童話概念的理想鄉的力量得到了再一次的強化,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

而在彌羅這邊對寶卷內名字進行一次次的修改和強化的同時,食仙翁也是想到了新的烹飪方法,他開始新一輪的烹飪,並且這一次他讓彌羅來幫助自己,讓他直接參與後續的烹飪工作。

對於一位外人執掌這等大權,成為宴會菜品的主持人之一,無論是食仙翁的弟子,還是下方處理食材的諸位食神沒有任何一個有意見。

對於他們而言,對於食仙翁那些自行突破,飛升而上的弟子,都聽聞過彌羅的能力,清楚他的神通,而對於那些烹飪一道的神祇而言,彌羅就是最好的靈感,特別是他先前觀察彌羅寶卷,對其進行修改的時候,無意間流露出的一些氣機,更是讓這些神祇推算出了不少新的菜品。

一個能夠幫助食仙翁點出缺陷,還能給人無窮靈感的存在,其魅力足夠讓在場所有烹飪一道的神祇沉淪和癡迷。

用其中一位神祇的話來講,比起嫉妒彌羅成為主廚之一,還不如多看兩眼,最好是從他無意間流露出來的氣息之中再感悟一兩道同函夏有明顯區別的菜品來,若是能夠得到他的指點,或者他前來詢問自己一些處理食材的方法,那更是極致的享受,絲毫不比完成一道頂尖的大菜差。

而彌羅的表現,也極大程度上促進了後續菜品的研發和完善。

需對隱藏在深處,過去需要數百次嘗試才有可能發現的問題,彌羅總是能夠一眼看出;一些食仙翁都無法察覺到的些微缺陷,彌羅也是能夠有所察覺;再加上彌羅能夠記錄下每一道菜品的味道,以及同一道菜品不同時間制作的細微差別,對於食仙翁後續處理更是有著關鍵性的指導作用。

什麽時候做什麽菜,什麽時候上什麽菜,什麽時候進行食材的處理,都是有了更加規範,且契合道理的處理方式。

作為將祭祀視作是烹飪的源頭的食仙翁也是借此,創造出了數項屬於烹飪體系的祭祀科儀。

彌羅也是在一次次的嘗試之中,對於力量的分配、重組和再次構建有了新的想法,同時也是借助這種構建的手段,對於寶卷內一些外道名字進行再次梳理。

例如北歐神系和奧林匹斯神系的諸神名字就是在這個過程當中在此凝聚而出,這些神祇的名字絕大多數處在正六品,少部分能夠跨入從五品的行列,但配合彌羅花費數年時間一點點在太乙境下逐步搭建的神域,也是構建了一些正五品,甚至從四品的神系名字。

而這些名字又或多或少和一神教的誕生有一定的淵源,經過彌羅的處理和分化,進一步的撕裂了一神教留在寶卷內的殘留概念,將其回歸於各個神系名字下屬,讓寶卷內聖潔光輝的痕跡變得微乎其微,到了難以察覺的程度。

‘到了這一步,剩下的大多是真理權柄影響的結果,雖然還能進行削弱,但需要花費的時間恐怕要更多,除非我能夠徹底將外道諸神的名字,納入我現有體系的大循環之中。’

彌羅暗暗思索,不由看向邊上的食仙翁,這位函夏烹飪一道的頂尖大能,此時也在思考屬於帝君壽宴的專屬祭祀科儀。

“該死,這也不行,現存的同帝君有關的宴席科儀實在是太少了,最契合我們這次行動的莫過於當年由函夏萬民家家戶戶出菜,以十二萬九千六百道菜品構建而成的一元天宴。只是那一元宴乃是萬民之宴,核心在於萬民齊心,什麽時候做什麽菜,什麽時候上菜,這些都不重要,根本不具有參考性。”

食仙翁摸了摸自己的腦袋,顯得有些煩躁,而在他的身前,則是三百六十五道菜品。

這三百六十五道菜品每一道都非同小可,食仙翁昔日封神之作,以函夏十二州各地特色為基礎,搭配一百零八種烹飪手法,制作出三百六十片口味各異的龍鱗,拼接成帝君龍身形象,再加上龍爪、龍首、龍尾、龍角和龍須五道糕點的函夏真龍圖,也只是這三百六十五道菜品之一,還不是其中最頂尖的那一道。

其余三百六十四道菜品的規格和味道比起函夏真龍圖或許有高有低,但依靠超乎常人想象的食材,就品質而言,皆不遜於函夏真龍圖。

可以說,這已經不是三百六十五道菜,而是集合函夏內外烹飪一道的大成之作,只要再加上一個適合的科儀,便是一場不遜色一元天宴的至高宴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