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太乙九重(第3/3頁)

“大羅、太乙,差別在何處?”

彌羅微微皺眉,這兩個熟悉的稱呼,讓其對大羅天越發好奇。

“我不知道。”

太上執符相搖頭道:“我只是知曉大羅天和一些皮毛信息,無法感知到其具體存在,因此不清楚修行之法,而太乙九重天便比較簡單,就是不斷純化精氣神,將其向前,向四周推動,而每一次蛻變,都可以稱之為一重天。”

“蛻變的標準是什麽?”

彌羅問出了核心問題。

“一重天的修行同真君所言的修行想法不多,簡單講就是將自身精氣神混同之後,凝聚的本命道炁融入宇宙的運轉規律之中,根據道果的不同,得到的加持有所不同。”

“二重天是推動本命道炁,隨著宇宙運轉,向著未來產生影響,並且不斷擴張影響,按照函夏的劃分方式,依舊處在仙真一級。”

“三重天是讓自身本命元炁初步超脫於宇宙時間軸上,開始向著過去追溯,從這個境界開始,修行之人的根基會不斷渾厚,最終成為最古老的存在,因此對於煉虛合道境界的存在而言,很多時候不是因為他們古老而強大,而是因為他的強大而古老。”

“此三重天,可謂太乙九重天的初期,本質上依舊在宇宙內走動,哪怕第三重天也不過是初步表現出擺脫宙光和寰宇影響的可能。”

“四重天才是真正意義上開始向前追溯時間,並且在我的認知當中,五六重天也是如此,只是能夠追溯的時間點不一樣而已。因此,四、五、六重天可謂是太乙九重天的中期,但這個理論放到我等宇宙,似乎並不契合。”

聽到太上執符相此語,彌羅沉思片刻道:“我等宇宙走向衰敗,自過去而來的力量遠比正常來得兇猛,而且我等函夏所在天地誕生時間點非常特殊,按道理應該是宇宙已經開始出現明顯衰敗的情況,因此追溯恐怕不容易,所以當初度厄真君告知我等仙真之上的修行,是同某種本源相合,成為某種概念的象征。其上的帝君等人則是從原本本源和概念的化身,顛倒為本源和概念源自於他們的關系,這能等同於七、八、九三重天?”

“大概相當於七重天和八重天吧。”

太上執符相有些不敢確定,單純地將自己所知告訴彌羅:“根據我得到的記憶,太乙七重天的時候,會感知到宇宙根源,成為宇宙運轉的核心部分,並且讓自身時間占據整條時間線,八重天則是在這個基礎上更進一步,逐步跳出宇宙的限制,無論修行何等道理,在這個時候都可以感知到大羅天的存在。”

“而他們一旦感知到大羅天,那麽理論上來講,隨時可以轉移到大羅天中才是,並且只要留下足夠的錨點,便可以往返於宇宙和大羅天之間。”

聽到這話,彌羅不由有些呆傻,這還打什麽?

不過他很快又是回憶起當初帝君壽宴上,聖座和帝君的交流,當時聖座明確表示,只要帝君願意放手,他就放任帝君和兵主離開。

所以帝君能夠感知到大羅天,隨時有離開的機會?

這個念頭剛剛浮現,彌羅又是想到帝君曾經說過一句話“不一定所有人都願意以他人奴隸的身份活下去,而且對於曜、辰、玄、幽四個,你又打算如何安排”。

這句話裏的意思,指代的是曜、辰、玄、幽四位前輩境界差一點,沒能感知到大羅天?

想到這裏,彌羅又覺得有些不對,雖然他無法確定兵主等人的境界到底到了什麽程度,但先前依靠山河社稷圖的加持,外加自己特有的視角,他隱約能夠看清楚,兵主的位格雖然略高於太陽之主和時序之主,但並沒有比二者高出太多。

並且,建木之主在生死輪轉平衡之後,也是後來者居上,成功超過了太陽之主和時序之主,隱約有趕超兵主的跡象。

這麽算下來,曜、辰、玄、幽四位前輩無法離開應該不是因為修為境界的緣故,他們應該都能感知到大羅天才是。

那麽問題是出在生死之上嗎?

彌羅暗暗咬牙,他仔細回憶先前壽宴,聖座曾經嘲諷時序之主油嘴滑舌,表示他的舌頭並沒有因為從死亡之中歸來而顯得僵硬,也沒有因為長久端坐在高位之上而失去了該有鋒芒。

從這句話,彌羅可以知道時序之主是真的死過一次,那麽同其有著類似傳說的其余三位前輩是否也同樣都死過一次,才導致他們無法離開宇宙,前往大羅天?

彌羅將自己的猜測告訴了太上執符相,得到的是一陣沉默。

“果然是這樣嗎?”

彌羅低下頭,輕聲嘀咕,而後更加肯定了自己要參與支援北方大陸,內外同時西行的想法。

這一次,無論是太上執符相還是清凈如來相都沒有開口,後者更是口宣佛號後,便起身回轉須彌山中,而太上執符相在長嘆一聲後,也是回轉兜率宮中,唯獨留下彌羅一人端坐在淩霄寶殿之中,默默凝聚力量,打算再分化出一尊化身,前往北方大陸幫忙,借著西行,凝聚更多的氣數,為後續突破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