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天人合(第2/3頁)

正如彌羅所言,此方宇宙的後天眾生力量早就被代代切割,留在自己手中的所剩無幾,哪怕不斷沉澱,也難以撼動諸神一絲一毫。

這是長久以來諸神統治的基礎,也是一切後天眾生痛苦和掙紮無用的核心原因。

但現在,彌羅若是真的如他所言,將自己的力量歸還給宇宙,作為後天眾生的依靠,那麽哪怕是幾位偉大神力,也不得不關注後天眾生的想法。

瑪特忍不住又問了一句:“這麽做值得嗎?”

“有什麽值得不值得的?反正都是要回饋宇宙,與其留給諸神,倒不如讓後天萬靈能夠有更多的機會,畢竟這麽多年來,後天萬靈才是支撐我走到這一步的主要貢獻者。”

彌羅說這話的時候,不由回憶起過去經歷的一個個太虛幻境和殘破天地。

確實,天人之間,天是構建萬象的核心,沒有天就沒有後天萬靈生存的空間,但後天萬靈同樣是延續天的希望,那些太虛幻境,那些殘破天地,若無萬靈的前仆後繼,根本不會延續到遇到自己,自己也不可能進步的如此迅速。

這也是他希望重新定義神祇概念的原因之一。

當然,在瑪特等偉大神力的神祇眼中,彌羅是在回憶自己在此方宇宙的經歷。

與此同時,老者身上更是浮現出新的星辰明暗變化,最終幾顆星辰熠熠生輝,向著皓月轉化,他看向了邊上另外兩位偉大神力,最後還是由比較熟悉彌羅的蛇神開口:“你打算做到什麽程度?”

“自然是天翻地覆,從頭再來。”

彌羅說著,直接描述起自己的規劃。

“乘著此次諸神被打落神位,我的力量開始回歸宇宙,整體秩序更替的重要時刻,我們直接重新確定諸神的職責,在晉升真神位格和晉升偉大神力位格上定下一把鎖。非明悟天示或者人祈之人,不得封神。非明悟天人相合之理,不得成為偉大神力。”

“天人相合,想要做到這一點可不容易。”

蛇神再次提出一個關鍵點,道:“而且,作為善惡之神的我,似乎更貼合於人,於天方面並不多,不契合你的這個理論,同時老爺子的狀態則是更貼合於天,於人涉及的也不多。”

“善惡如何不是天之所示?你對應的善惡概念是普通人定義的善惡概念嗎?”

彌羅反問:“對於強大神力而言,已經能夠擁有自己神職對應概念的定義權,例如正義,對於此方宇宙絕大多數的天宇而言,正義不在於眾人的認知,而是源自正義之神的定義,正義之神認為正義是什麽樣子,正義就該是什麽樣子。同理,在你們構建九大陣營體系之後,善惡早就不是單純的行為判定,而是整個宇宙的運行規律之一,如何擔不起天之所示的稱呼。”

“並且,我先前也說了,我希望您作為宇宙最後的閘門,若是眾生惡念堆積,請您動手掀翻舊宇宙,開辟新未來。若是眾生都能夠長時間保持向善,那麽按照我的判斷,宇宙便可以長長久久地存續下去。”

此話一出,宇宙本源震動,對於宇宙而言,延續自身也是一種可能,這一次,命運泥板受到感召,秩序女神受到牽引,蛇神善惡之力和彌羅的五德體系、三才三元體系、九品位格體系都是受到感召。

眾人都有能力拒絕,但都沒有拒絕。

在宇宙本源的主持下,蛇神等人看到了彌羅設定的未來。

在這個未來之中,諸神立在天和人之間,其中傾向於天的部分神祇象征著自然現象的概念,或者說這部分神祇本身就是自然現象和事物的具現化和人格化,這些神祇就是自然,是海洋、大地、太陽、暗夜、森林、風暴、亮等等自然存在的化身,所以他們的力量與生靈的信仰相關不大,信仰願力對於他們而言,更多的是作為穩定自身人格和人性的錨點,其力量核心在於自然現象對應的力量,因此這些神祇位格通常偏高,除非是進行人為的切割,否則起碼是中等神力。

對於這些神祇,蛇神表示同如今的諸神沒有太大區別。

其次傾向於人的部分,執掌的神職大多是源自智慧生靈的社會活動或者經驗積累構建,例如商業、戰爭、婚姻、家庭、藝術、知識、音樂、復仇、謀殺等。這部分神祇的力量同信仰關系極大,需要從對應的社會現象和眾生信仰中獲取力量,但社會現象的相對抽象,以及人性的復雜,因此這部分神祇非常容易被信仰帶著走,並且位格大多不高,絕大多數只能保持在微弱神力到弱等神力之間。

“你似乎有意壓制了這部分神祇進步的可能,並且還將香火有毒的那套理論代入了其中。”

瑪特看向彌羅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作為秩序女神,她掌握的概念之中就有社會秩序,清楚這等未來出現,對於其幫助有多大,但同樣因為其掌握著秩序的公正概念,她不會為了自己而不顧其他神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