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坐觀劫氣論恒易

水沼之中,只片刻間,那道子的屍骸便已經盡數被泥濘所吞沒。

原地裏再也無有分毫楚維陽與人廝殺鬥法的痕跡。

又因著此地切實的偏僻,於是,楚維陽一個人立身在原地,長久的將那一段魂魄記憶映照在自己的心神之中,反復的觀瞧著。

事實上,能夠有這樣的戰果,楚維陽並不覺得有甚麽意外。

因為小孟道人真正做到了五行的相諧,做到了其生息的圓融,因而,只他一人所能夠調動的天地間五行之力,便要遠遠地勝過五行宗的道子。

再加上昨夜那磅礴的寒雨,那蒸騰在天地之間沛然的水汽。

因而以水行勝過水行,第一位殞命的,便該是那五行宗道子之中,善水行一脈的修士。

緊接著,依照著五行生克之中“水克火”的義理,第二位殞命的,則是那善火行一脈的修士。

至於那純陽宮殞命的道子,哪怕是隔著別人的心神記憶觀照,楚維陽都只一眼瞧的真切,諸純陽宮道子之中,屬此人修為最弱,死在這等危局之中,也實在是最正常不過的事情。

因而,看起來是以一敵十二,並且連斬三人性命,聲勢端看去甚是駭人。

但是楚維陽心思通透,實則與甚麽一,與甚麽十二渾無半點關系。

孟懷象所借助的仍舊是五行遁法的便宜,他更像是以純粹的優勢,在最短的時間內,接連定勝了三次而已。

若果真有著以一敵十二的威能,便不會有後面的九人遁逃。

這樣的戰果,楚維陽自信能夠輕而易舉的復刻,甚至因為五行底蘊的渾厚,楚維陽自信能夠做的比孟懷象更好。

但真正教楚維陽所意外的,實則是孟懷象對於篆法這一層面的蛻變。

大抵也應該算得上是蛻變與升華。

這是楚維陽從未曾思量過的一條篆法之路。

事實上,此刻楚維陽一遍又一遍的映照著魂魄記憶,所觀瞧的,也是那五行地煞篆法極盡於細節上的變化。

同是無上篆法,實則未必誰比誰強,但世上修法萬千,無非講求的是一番契合。

此刻,楚維陽第一眼看到這五行地煞篆法的時候,便覺得這篆法與自身很是契合!

掌握著《道衡圖》,楚維陽自忖同境界修士之中,幾乎無有比自己更為通曉五行的修士了!

而身為盤王元宗的傳人,莫說是地煞之道,諸陰濁煞之氣,無所不包,盡數都在楚維陽道法的養煉之中。

昔日裏以《煆真經》熔煉瑯嬛篆種,篆種雖然吞沒了五行篆法而有所成,但實則內裏仍舊“消化不良”,教瑯嬛篆紋的一部分仍舊切實的具備著純粹的五行篆法的義理。

這一步楚維陽是遲早都要消弭的。

甚至冥冥之中,伴隨著修為進境的愈發高漲,楚維陽於無聲息之間有所預感,這一步篆法的消弭,最好是在自己晉升入丹胎境界之前的時候完成。

否則,些許不諧的痕跡烙印在築基境界的道與法根基之中,楚維陽一旦邁出去那一步,幾乎不可能再回返築基境界,再進行著些微不諧的調整與更易。

事實上,此間最為簡單的做法,無非是將那五行的一部分,那消化不良的頑疾,盡數從篆種內斬去。

但這樣的做法未免太過於暴殄天物。

這等同於在變相的削弱了楚維陽自身所掌握的五行底蘊,而五行之道,涉及到了《五臟食氣精訣》,是楚維陽一切修法的根基所在。

因而,對於楚維陽而言,最好的選擇仍舊是教二者融會貫通,教瑯嬛篆種將五行篆法全數吞納了去。

但五行篆法本身品階無上,這實在是一件很有難度的事情。

昔日裏,楚維陽未曾找尋到捷徑所在,數度苦思冥想之後,甚至認為這一步只能夠依靠著歲月光陰一點點去磨,總有能夠徹底吞噬五行篆法的時候。

可是此刻,通過那五行地煞篆法,楚維陽切實的看到了自己以《煆真經》,將二者,不!是將三者輕而易舉的熔煉於一爐的玄景!

這篆法將會是瑯嬛篆種與五行篆法之間的橋梁,乃至於這身為橋梁的篆法本身,都同是無上級數的篆法!

楚維陽所洞見的玄景,不僅僅是原本的二者熔煉為一,更是錦上添花之後的更上層樓!

倘若能夠教瑯嬛篆紋在築基境界的時候做到盡善盡美,繼而,伴隨著瑯嬛篆紋的蛻變與升華,再相繼映照於三卷道圖之中,映照於那纖毫之間的細節豐富之上,許是連帶著可以教自身有類於頓悟一樣的玄景,可以在極短暫的時間內,將自身的道法根基與修為境界,盡數都抵至築基境界的絕巔!

也正是因為想到了這些,楚維陽反反復復的觀瞧著那魂魄記憶之中洞照的畫面,觀瞧著那五行地煞篆法的細節,越發沉浸其中,流連而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