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投資的第一課(第2/2頁)

回去投資就找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企業,然後找他們在華國的對標公司。

這些公司的模式在阿美利肯已經驗證過,是可以成功的。

那麽我找相似公司投資,成功概率是有所保障的。”

吳世強停頓片刻後接著說道:“也不完全如此。

像亞馬遜,華國的基礎設施建設,物流體系都沒有構建完善,這種業態在華國要取得成功,只有等。

等待基礎設施的相對完善。

如果我們過早地投資類似企業,會有一個很冗長的等待成本。

而且等到時機成熟,也未必是我們投資的企業獲得成功。

但是像網絡論壇、門戶網站這些,完全依托於線上模式的企業,相對來說成功概率更高。

納斯達克對這類企業的認可度也更高。”

周新點頭道:“你說的沒錯,但是你有沒有考慮過一個問題。

那就是能夠認識到這點的投資機構很多。

像比較著名的有IDG。

還有一些其他的阿美利肯資本,比如前年投資新浪650萬美元的阿美利肯投資機構,投資瀛海威的國有資本。

門戶網站從國際資本到國有資本,大家都想投,他們為什麽選擇我們?

有的時候顯露在外面的投資機會,也就意味著要面臨很多的競爭者。

挖掘潛藏在水面下的寶藏才是投資人的第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