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舉牌蘋果(第2/3頁)

……

“Newman,互聯網的寒冬終於要結束了。

我從財政部得到的消息,美聯儲的加息結束了,這次的加息結束之後,不會再有第七次加息了。”

當吳世強在當說客說動王堅的時候,比爾蓋茨在舊金山參加活動後來找周新吃飯閑聊,他如釋重負地說道。

“過去這一年美聯儲一共加息了6次,把聯邦的基準利率從4.75%一路提高到了6.5%。

對於風險資產來說,再沒有什麽比這更大的利空了。”比爾蓋茨抱怨道:“加上微軟被該死的聯邦官員們起訴,二者疊加之下,微軟的日子實在不好過。”

千禧年前後美聯儲的加息從1999年6月30日開始,前面五次按照每次25個基點的節奏進行加息。

最後一次,也就是《雲頂之弈》開服後的第二天,更是一次性加息50個基點。

加息會讓資金回流,市面上的流動性會產生枯竭的現象,進而導致被吹起來的泡泡沒有了風,繼續把它吹的更大。

美聯儲加息是納斯達克泡沫破裂的最重要原因。

周新心想,如果不是美聯儲加息,他哪裏有機會收購這麽多的優質資產。

周新不僅收購了英偉達和ARM大部分股份,同時新興投資還在這段時間裏,購入了大量優質科技公司的股票。

像微軟、思科、亞馬遜、蘋果等等。

尤其是蘋果,從納斯達克泡沫破裂開始,市值從160億美元跌到了40億美元。

周新從蘋果跌到60億美元的時候開始從二級市場購買蘋果的股票。

在陸續過程中,原本時空要跌到30億美元的蘋果,跌到40億美元就開始止跌了。

因為在美股市場,投資者購買上市公司股票比例到達5%的時候需要舉牌,需要提交13D申請表格,披露其所有權和意圖。

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投資者購買比例超過5%的時候需要提交13G申請表格。

這兩者表格都是阿美利肯證券交易委員會需要提供的報告格式,其中13D的申請表格,象征著投資者試圖影響企業的管理、戰略、並購、資本結構等方面。

而13G的申請表格,則針對不尋求積極影響企業管理的投資者。比如機構投資者、持有10%以下股份比例的投資者、養老基金等。

喬布斯1997年的時候就已經重返蘋果了,並且憑借iMac帶領蘋果走出了財政危機。

這只是走出了危機,還遠遠談不上復興,現在的蘋果與之前和微軟在個人操作系統上掰手腕的蘋果差得遠。

也正因如此,周新才有以如此低的價格收購蘋果股份的機會。

本來周新也打算提交13G的申請表格,因為他其實不打算過多地幹涉蘋果的經營管理。

除了在蘋果未來的手機芯片代工上,施加影響,幫助中芯國際成為果鏈中的供應商之一。

他想要達到的目的就這麽簡單。

因為在他的預計裏,有matrix手機在前,蘋果不太可能再造成和前世一樣大的影響。

但是他看蘋果的估值太便宜,預計不可能只從二級市場收購百分之五的股份就停手,再怎麽樣也會過10%那條線。

於是周新選擇了13D的申請表格,華爾街在知道周新收購蘋果之後,一些原本計劃拋售蘋果股票的投資機構遲疑了,他們打算觀望一段時間再說。

也正因如此,蘋果的市值遠沒有跌到原本的最低點。

蘋果市面上的非流通股非常少,由於蘋果早在1980年就上市了,加上兩位創始人中間都離開了蘋果。蘋果中間經歷了長達十年的低估。內部人持股(也就是不能公開流通的股票)比例下降到了一個非常低的水平。

蘋果在二級市場的流通股占總股本的99.5%。

也就是說只要周新想,他可以很輕松的實現對蘋果的相對控股,至於絕對控股,這要看是否會遇到來自投資人的阻力。

他打算今年慢慢從二級市場購買蘋果的股票,至於能不能達到絕對控股,這要看資本市場的反饋。

如果定價太高,那也沒有必要。

因為後世蘋果的成功是阿美利肯多年科技積累,集中在蘋果上面爆發出來。

周新實現了對蘋果的絕對控股的話,那麽完全有可能有新的公司把類似的產品做出來,取代原本蘋果的地位。

與其和不熟悉的企業競爭,不如和熟悉的企業競爭,加上有蘋果的大部分股票和董事會席位,他既可以享受到蘋果未來發展的紅利,也可以幹預蘋果的經營戰略。

所以周新對收購蘋果並沒有那麽熱衷。

這就好比如果有人明面上有大部分的BTC,能夠直接幹擾到它的價格波動,那麽資本自然會選出另一個炒作的虛擬幣出來代替BTC的位置。

“比爾,恭喜你。”周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