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線上沃爾瑪(第2/4頁)

背靠沃爾瑪和微軟,用華國諺語來說,叫高枕無憂。”

比爾蓋茨雙手在胸前比劃著:“所以你能夠和沃爾瑪深度合作,為什麽不能和微軟深度合作?

我們有更多的合作基礎,微軟也希望和NewPay做交叉持股。更別說我們的私下交情了。

比如企業qq,你完全可以和微軟合作,我們一起來做這件事。微軟的MSN在阿美利肯有更強的影響力。

在前期推廣遠沒有企業qq那麽麻煩。”

從千禧年6月騰訊登陸矽谷以來,先是周新旗下的企業,然後是沃爾瑪,再然後是其他的傳統企業們,越來越多的阿美利肯企業開始使用企業qq,作為內部通訊工具。

等到微軟、雅虎、AOL這些矽谷的互聯網巨頭們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是十月份了。

微軟在去年推出了即時通訊軟件MSN,AOL在98年的時候就收購了ICQ,雅虎內部也一直有考慮要推出即時通訊軟件,他們後來也確實做了即時通訊軟件-雅虎通。

這幾家企業都有能力也有意願,做企業類即時通訊軟件。

雖然在周新和Pony制定的戰略裏,企業qq的發展目標以傳統制造業為主,但是架不住這玩意在拳頭遊戲、NewPay這些矽谷互聯網明星公司推廣開來。

拳頭遊戲、NewPay的員工們會和自己在其他互聯網公司工作的朋友們分享。

然後會有一些公司考慮采購。

7月企業qq在阿美利肯正式上線,給企業qq和騰訊的緩沖時間只有三個月。

三個月時間,這些巨頭們意識到企業類即時通訊軟件大有可為,開始陸續進入這一市場。

動作最快的就是MSN,MSN一直希望打的牌就是差異化,我們要做最懂企業的即時通訊軟件,取代郵箱成為打工人之間、企業上下級之間的主要溝通工具。

結果被騰訊這樣的無名小卒捷足先登,等到微軟內部MSN的負責部門知道企業qq的時候,企業qq已經談下來好幾個大單。

MSN顯然無法接受,建群、文件傳輸、公告、群文件共享,這些功能開發難度都不大,照抄就完事了,誰怕誰。

後世MSN進入華國之後,同樣是主打商務牌,和qq在即時通訊軟戰場上幹過一架。但是MSN的跨國作戰,管理體系的混亂簡直是一場災難,一手好牌硬生生因為管理被打得一團糟。

市場部門和研發部門分別要向兩個不同的上司匯報,在華國市場上MSN沒有統籌的負責人,微軟華國希望大力推動MSN,西雅圖的管理層並不這樣認為,他們當時在面對谷歌和AOL的戰爭,而華國的業務只占微軟全球業務的2%。MSN的任何一筆大於50萬美元的項目都需要在微軟的全球體系裏層層上報。

這樣的體系導致MSN在華國和qq競爭的時候不堪一擊,王炸開局打得稀爛。

現在不一樣,現在qq和MSN的戰爭是在矽谷,在舊金山灣區,在阿美利肯。

當互聯網公司們陸續開始注意到企業qq之後,騰訊也不藏著掖著了,直接打響招牌,我們是Newman控股的企業,企業qq是Newman一手設計的產品。

矽谷的互聯網公司們再去拳頭遊戲、NewPay這些企業一打聽,他們都在用企業qq,然後身邊的沃爾瑪超市都開始在拉你進群了。

沃爾瑪的拉人進群廣告漫天飛,每一張付款小票下面都是本地生活群的群號。

通過線上購物的用戶去線下取貨的時候,沃爾瑪的店員還會告訴他:“先生,你加群之後我們每周都會在群裏發送商品優惠信息和商品上新信息。

我們還會通過群發放一些優惠券,你下一次購物通過NewPay支付的時候就可以使用優惠券了。”

沃爾瑪圍繞客戶群和電子優惠券,在電視和雜志上大打廣告。

加上沃爾瑪和周新達成深度合作的消息,讓矽谷的互聯網公司們都相信企業qq背後企業是周新控股的,這一整套玩法也很像周新的風格。

周新的產品設計,絕對不是孤立的產品,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形成配合,給其他互聯網廠商造成壁壘。

在Newman光環下,很多互聯網大廠們選擇采購企業qq。

MSN、企業ICQ推出後,互聯網公司們依然更加偏愛企業qq,這款來自華國的舶來品,因為有Newman光環籠罩,而被矽谷企業們認為它是如此的酷。

企業qq、NewPay和沃爾瑪的合作是一整套的聯動,MSN和ICQ想短時間找到類似沃爾瑪的零售巨頭太難了,即便找到了,把這套產品做出來,然後再上線推廣,也不是這麽快能夠落地的。

如果群不能發放優惠券,那它對用戶的吸引力天然弱一截,如果群可以發優惠券,但是線下購物顯然不支持NewPay支付,只能通過線上,這就導致零售商必須要有線上購物商店。

想搞出線上購物商店,還要實時更新線下門店可購物商品信息,這對傳統零售商的信息化要求太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