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結果(第2/3頁)

和周新動不動就開新聞發布會,把高校、學者還有相關機構架在火上烤相比,把他納入到規則裏面來玩,其實也是一種限制,這是名進實退的限制。

權力越大,責任越大,他越會謹慎使用這一權力。權力是我給的,我自然也能收回來。

如果他做的好,他一直有這個權力又怎麽了?這些年亂象不僅僅在公務員隊伍裏,學術圈同樣亂象重重,像漢芯這種低級造假都能讓交大幫忙站台,更別提其他我聽說過沒聽說過的學術不端了。

周新做的好,那就讓他成為國內學術界頭上的達摩克裏斯之劍。他做的不好,露出了破綻被學術界的人抓住了,那我自然也有理由把權力從他手裏收回來。

權力是我給的,我才能收回來,不是我給的,是他自己爭取的,是民眾賦予他的,這收回來難度要大得多,你明白這個道理嗎?

別和那幫人混在一起,天天和他們混在一起,你壓根不了解真實世界是怎麽運轉的。”

周新不知道裏面的彎彎繞繞,但是他能感覺到壓力山大,他能意識到其中的風險。

你擁有對所有學術不端行為的監督權,那麽意味著你不能犯錯,所有人都會盯著你,巴不得你出錯。

犯錯就會被大肆宣傳,然後消耗公信力。

官方的機構能裝死,他不能,名聲對他來說太重要了,這是力量的源泉,也是阿喀琉斯之踵。

當然周新不止這一個力量的源泉。

和原時空裏專家鑒定委員會成員們只被進行了批評教育不同,這次這幫專家裏,鄒世昌因為參與程度較低,屬於只是幫忙簽了個字,只是被警告加調離原本工作崗位,調到了一個閑職上。

其他三位專家可就沒有那麽好運了,王陽元、嚴曉浪和許居衍都被追究了後續的法律責任。

其中作為中芯國際創始人之一的王陽元,中芯國際為了繼續和新芯科技合作,把他給踢出了董事會成員名單裏,他比張汝京走的還更早。

但是他還算好的,只是學術職位被剝奪,在企業任職的資格被剝奪了,但是沒有被關進去。

其他兩位被錄下音來的專家跟陳進一起要進去蹲幾年。

“怎麽樣,這個結果能讓你滿意不?”此時已經到了2002年的尾聲,快要進入2003年,漢芯事件涉事人員的處分都已經下來了。

曹永羅和周新打跨洋電話的時候說道。

周新說:“沒有什麽滿不滿意,這本來也是我預計中的結果。

如果有錄音證明許居衍和嚴曉浪深度參與漢芯,他們都能逃過處罰,那我親自出馬又有什麽意義呢?”

曹永羅說:“哈哈現在學術圈可是被漢芯的結果嚇的不輕,一幫文科類學者在雜志上指責你,說你開啟了華國學術界的大舉報時代。

說你的行為會讓國內的學術環境倒退了好多年。結果方舟在個人主頁上寫文章,說要和他們公開辯論。

有幾個專家來參加申海電視台主持的公開辯論,結果被方舟辯的啞口無言,這人確實是人才。”

周新說:“本來搞電視節目就是出於這個目的,可惜現在網絡不允許,電視台也不會專門給我們搞一個節目。國內也不允許自己搞電視台。

所以現在只能通過這種方式將就一下了。”

這裏是指由方舟和老羅一起搞的一档節目,學術舉報的郵箱被公布後會收到大量舉報的郵件。

方舟和老羅他們帶著一幫人會把裏面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找出來,從科普文章入手,寫清楚到底是怎麽一回事,舉報的點在哪裏。

然後找相關人來錄節目,對方不來的話,那就他們自己錄,被舉報者來那就是訪談節目,被舉報者不來那就是走進科學。

錄好的視頻被放在了他們專門搞的一個網站上,裏面把科普內容和視頻放在一起,做成專題報道的形式。

他們也不做判斷,只做報道,從客觀角度報道此事,主觀偏向難以避免,只能說盡可能客觀闡述事實。

該節目一經推出後大受好評,老羅的主持風格有一批忠實受眾,他本來就在新東方幹了幾年,已經頗有後世的風采了。

雖然節目只能下載下來看,網速有限,視頻又很大,每次一下載就得好幾個小時。

但是這不影響每次的視頻放在網站上之後,下載數至少也是五位數起,這應該算第一代up主了。

華國要到2005年經過大規模網絡改造,視頻網站才開始逐漸興起。在2003年的時候會出現第一款影音軟件,暴風影音。

不過周新對視頻類網站興趣不大,這是純純燒錢的領域,連雞肋都談不上。

最開始這档學術揭秘節目,方舟擔任主持人,後來老羅開始和方舟輪流當,發現老羅當主持人的下載數要比方舟當主持人的下載數多很多,老羅變成了專門的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