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手機牌照

原本手機生產需要手機牌照這玩意,對想進入手機制造領域的企業設置了門檻,注冊資金在2億元以上,有研發能力、環保方面的牌照,連續經營兩年以上等。

這只是門檻,過了門檻不代表信息產業部會發放手機牌照給你,從1996年開始的手機生產牌照制度對持牌企業管理極其嚴苛,不僅僅是民營企業拿不到,一些合資企業同樣拿不到。

原本這一制度會在2004年的時候終結,但是現在因為新芯科技推出的手機集成芯片讓手機牌照提前中止。

這要追溯到2002年的時候,原本就有一幫企業想進入手機行業,因為這是一個高速增長有著豐厚利潤的行業,大家都眼饞這塊蛋糕。

由於被手機牌照的門檻擋在門外,神州數碼、創維、明基、羊城金鵬、京東方等20多家國內外企業曾對手機行業垂涎三尺卻又望洋興嘆。

大家眼饞蛋糕,但是想吃蛋糕沒有那麽容易,做手機還是有門檻的,新芯科技的集成芯片直接幫大家把門檻給打沒了,這下即便有牌照限制,也無法阻止企業們試圖去分蛋糕的決心了。

其中就鬧過非常大的一件事,就是奧克斯在沒有手機生產牌照的情況下,把手機送去信息產業部申請進網許可和進網檢測,奧克斯集團顯然沒有牌照,然後被無情拒絕。

奧克斯也知道自己沒有牌照會被拒絕,他們送審也是為了找到由頭,那就是起訴,奧克斯公開起訴信息產業部的手機牌照制度違反了行政許可法。

這一決定迅速在業內引起了軒然大波,說白了大家都看手機牌照制度不爽,公開跳出來和部委對著幹,這又是兩碼事了。但是總有人想吃蛋糕不怕死,大量企業出來公開表示這一制度不合理。

“目前國家共頒發手機牌照48張,而生產廠商卻有100多家。不知道這100多家算不算重復建設和浪費投資。如果算,只能說明管制手機牌照並不能避免重復建設和浪費;這實質上一種壟斷保護行為。

由於牌照資源的緊缺,導致多數手機生產廠商只能通過租牌的方式獲得生產和銷售的間接許可,而一些擁有牌照的企業每年通過租牌就可獲得巨額利潤,這無疑是嚴重的不公平市場競爭行為,最終受到傷害的只能是消費者。

《行政許可法》實施以來,文件明確規定了“移動通訊類產品”不屬於確需保留的行政審批和非行政許可審批的項目。這事實上已經排除了信息產業部對手機牌照管制的審批權。”

奧克斯不怕死,多普達同樣不怕死:“我們由於沒有牌照,每年生產手機都只能借中電的GSM牌照,然後產品同時要打上中電和多普達的雙品牌。

我們每年要繳納大量的牌照租借費用,這一成本又會間接轉嫁到消費者身上,我們國家對於牌照管制的嚴苛程度已經不符合手機市場快速發展的現狀了。

國外已經在發展智能手機了,而我們還在對牌照進行糾結,在國內,即便是周新,也要找持牌企業掛靠,才能推出Mphone。

因為Mphone1推出的時候Matrix成立時間不足兩年。”

信息產業部一共頒發了48張牌照,其中GSM手機牌照29張,CDMA手機牌照19張,GSM是歐洲開發的移動通信標準,CDMA是世界主流的移動通信標準,在高通將蜂窩通信技術引入CDMA標準框架中來之後,CDMA要比GSM優越太多。

而19張CDMA手機生產牌照裏,除了摩托羅拉一家外資企業外,其余全都頒給了國內企業。

諾基亞、愛立信、三星、西門子、LG這些企業只獲得了GSM牌照,摩托羅拉是因為在國內投入了大量真金白銀。

當然這些沒有CDMA牌照的手機巨頭們也不會坐以待斃,諾基亞向首信借CDMA牌照,三星和科健合資成立了三星科健來獲得CDMA牌照。

奧克斯開了第一槍之後,大家意見都很大,吵了大概有一個季度之後,信息產業部開始適當松綁,將手機牌照變成審批制,你沒有牌照也可以把手機送來審批,只是審批時間會慢一些。

然後在進入到2003年之後正式松綁,如果沒有松綁,黃章也能推出魅族,但是價格肯定控制不到一千元的水平。

因為市場上的普遍價格是,你借別人的牌照的話,每部手機要給100元,像魅族這種小體量的手機,估計不止100元了。

趙經理說:“黃總,你剛剛解釋之後,從路徑上來說已經開始具備一定的可行性了,把做智能手機進行分解之後,目標更加具體了。

但是我還是很難相信魅族能做到,因為我在來之前找了台你們推出的手機進行體驗,你們的設計更多的還是在外觀、外殼材質上面。

在手機系統上,你們並沒有做太多的創新,我體驗過之後推測你們的軟件開發實力應該有限,因此即便門檻降低了,魅族還是很難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