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突然陡峭的曲線(第2/3頁)

即便去年聯想號稱和英特爾聯合開發電腦CPU,在社交媒體上被聯想內部員工大肆爆料,說就是買了個聯合研發的冠名權,實際上爆料的人沒有任何證據,但是架不住網友們就是信。

失去之後才知道自己擁有的是多麽珍貴,失去期待之後,楊元慶非常羨慕小米,能有消費者的支持和認可,同時還在技術研發上走出了適合自己的路。

但是他做不到,以聯想的資產負債率幾乎不可能轉型,更別說股東方也不會讓他轉型搞什麽自主研發,國外惠普和戴爾已經證明了這種模式是可以成功的,為什麽要走更難的路?

像聯想這種英特爾的死忠支持者,都出於企業經營考慮,先采購燕雀和鴻鵠芯片推出智能手機再說,就更別提其他手機品牌了。

華國的消費者是幸福的,幾乎在一夜之間市面上充斥著各大品牌的宣傳,聲稱自己即將推出價格在2000元左右的智能手機。

限制華國智能手機發展的只差一步,那就是通信網絡,目前3G網絡只在北上廣深這些一線城市和極少數二線城市鋪開了,大部分地區買了智能手機也享受不了3G網絡,2G網絡充其量瀏覽文字類型的頁面。

二三線城市沒有普及3G網絡,並沒有阻擋消費者的熱情,同樣是手機,哪怕只是走到小米門店去用小米手機連wifi,然後下載單機遊戲回去玩,也比功能機要有趣得多。

更別提小米手機自帶的微信應用,在短短三個月時間迅速成為最火爆的即時通訊軟件。

小米手機三個月時間賣了兩百萬台,這是因為小米的產能只有兩百萬。能從官網或者線下門店搶到小米手機的用戶,轉手就能加價個兩百到五百賣出去。

甚至導致不少大學生一到放假的時候就跑到小米門店去排隊,等小米放貨。

以至於黃牛感慨自己搶不過大學生。

小米線下門店沒有什麽限制手段,只是排隊的人每次只能買一台,以每家線下門店放貨數量,不用把隊排完就賣完了。

因為小米賣的太好,線下門店全是直營,數量有限,因此網上放開加盟的聲音層出不窮。

“要我說小米最該做的就是開放加盟,現在這樣線下門店平時每天賣一百台、周末賣五百台,真正支持小米的用戶壓根搶不到。”

“樓主有沒有想過一件事,不是小米不想多賣,而是產能跟不上呢?”

“不管小米是不行還是說故意營造搶購的假象,我都支持樓主的說法,開放加盟,現在線下門店又少又不平衡。

有著十來所高校的江城居然沒有小米門店你敢信?申海有五家小米門店,江城的第一家小米門店要等到今年7月才會在江漢路開業。

這也太不平衡了。”

“本人之前一直是開戴爾門店的,自從小米這個品牌誕生之初我就在關注他們開不開放加盟,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打電話去問他們,他們好像連一點開放加盟的意願都沒有。

小米的營銷策略和銷售方式和其他品牌截然不同。”

“有技術就是有底氣啊,技術優勢讓小米可以把成本壓縮,在華國走極致性價比路線壓根不用擔心沒有用戶。

你能產多少,市場就能給你消化多少。

更別說小米的售後服務幾乎是有求必應,時間久但是不代表不幫你解決問題。”

“說到這個就來氣,小米在江城有三家售後服務中心,卻一家門店都沒有。”

小米的極致定價策略讓它成為了2005年整個上半年絕對的王者。

在芯片產業的優勢,讓小米永遠都能第一個發售新芯最新的智能手機芯片,就好比後世谷歌手機永遠能用上最新的安卓系統一樣。

手機行業的同行們關注的是小米的火爆銷售、爆棚口碑和新芯智能手機芯片的良好應用。

而互聯網公司們關注的則是借助小米在移動互聯網領域強勢出擊的騰訊。

網易的總部在杭城,杭城就是那少數鋪設了3G網絡的二線城市。

網易總部大樓的三樓會議室,屏幕上是一張折線圖,上面有數款應用,微信、網易泡泡、qq、MSN等等,縱坐標是用戶數,時間軸則是從2001年Mphone進入華國到現在。

從今年開始,微信的用戶數出現了指數爆發式增長,和其他幾款應用拉開明顯差距。

“從智能手機概念被新總引入華國之後,這是手機即時通訊軟件用戶數的變化情況。

在Mphone1和Mphone2時代,無論是Matrix的智能手機還是其他品牌的智能手機,定價最低也要五千元。

因為價格因素,手機即時通訊軟件的用戶規模一直在百萬規模左右,微信的用戶大概有五十萬的用戶,網易泡泡的市場份額排在微信、qq和MSN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