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做空和戰略收縮

百度的退場是陰差陽錯的偶然也是時代的必然。

華人在矽谷創辦的大型企業,最終的結局要麽衰落,要麽以各種形式被其他族裔接管。

以至於到了二十年後,從工作能力上明顯要領先不止一籌的華人,在矽谷的職場上被阿三們打得找不著北。

也許推特上的中文博主們會告訴你各種各樣的原因,什麽阿三的高種姓優秀程度不亞於華裔,阿三們天生更加擅長社交和管理,華裔都是書呆子。

這些是部分原因,但是都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還是在於華人華裔們背後有個強大的祖國,祖國的存在讓他們天然在往管理層進軍的時候面臨著厚厚的天花板。

更別說像百度這樣掌握著巨大輿論工具的互聯網企業,即便這次Robin不被鬥走,下次同樣會被鬥走。

無非是走的方式是否體面。

周新後世在華盛頓當中興特權代表的時候,對於這一點體會的格外深刻。

因為工作緣故,接觸過形形色色的華人華裔和華盛頓的上層階級們,他很能體會到華國崛起背後影響了無數人的人生軌跡。

作為在國外和國內都生活過的人,周新同樣對於華國很多社會現象看不慣,不認同。

但是華國歷史過於悠久,文化傳統過於強大,凝聚的民族共識以及對外構建的這種民族形象,決定了只要華國存在,那麽所有華人都在一艘船上。

好吧,至少大陸出身的華人都在一艘船上,這艘船決定了每個個體發展的上限和下限。

在這樣的認識下,周新回到這個年代,他認為幫助華國在芯片鐵幕下實現突圍是他的歷史使命,哪怕沒有系統給他任務,他自己也給自己設置了這樣的目標。

當然沒有周新,華國也能實現半導體技術的突圍,只是時間上會慢很久。

而時間上的慢,會進一步導致華國在AI競賽中落後,一步慢步步慢,華國和阿美利肯的技術差距有可能會進一步拉開。

AI將會是決定未來科技實力的關鍵。

而AI的三大要素,數據、算力和算法,只有華國和阿美利肯同時具備,現在阿美利肯要把算力給抽掉。

“老板,現在市面上有太多赫赫有名的大公司都在破產的邊緣,或者說已經破產了,這對手握海量現金的新興投資來說是前所未有的機會。”

沃倫·詹森已經對自家老板佩服的五體投地了。

從宏觀經濟或者身邊的細節進行觀察,很多人都能嗅到金融危機的到來,或者說意識到現在的經濟環境是不正常的,我們有可能要面臨危機。

但是精確意識到時間點並且付出行動的個體,少之又少。

更別提像新興這樣千億美元體量的投資機構了,要能在金融危機來之前逃頂那就更困難了。

因為這個體量已經不是蝦米,蝦米的動向群體是不會做出劇烈反應的。

這就好比魚群在向出生地洄遊,小蝦米覺得前面是死路不能再往前走了,於是迅速掉頭,其他魚是不會在意的。

就好比保爾森,這是另外一個保爾森,約翰·保爾森,他和財政部長亨利·保爾森有沒有關系不清楚,至少他們明面上沒有關系。

約翰·保爾森此時不過是小人物,2007年前知道約翰·保爾森的人不會很多,他的公司Paulson&Co.有60名員工,管理著10億美元規模的對沖基金。

10億美元對普通人來說是天文數字,但是作為一家對沖基金,在華爾街的生態裏是不折不扣的小蝦米,充其量算是小魚。

他在今年靠著瘋狂做空阿美利肯股市和房地產市場,一年賺了37億美元,370%的回報率。

在2006年初,華爾街普遍認為,現在的信貸標準太寬松了。

如此寬松的貨幣政策值得警惕,但房地產和信貸市場不會因此產生大麻煩。

大量華爾街的著名金融機構都在這個樂觀的陣營中。加上智能手機和移動互聯網,讓所有金融機構有理由樂觀。

新技術、新的應用場景、大量充滿想象力的可能性,讓絕大多數金融機構都非常樂觀。

90年代造就了納斯達克大牛市,當時很多互聯網公司是泡沫,營收和利潤很低,市值卻很高,現在不一樣,大量的互聯網企業營收和利潤都上來了。

以百度為例,每年利潤超過一百億美元,堪稱現金奶牛。

哪怕是上市不久的臉聊,年利潤都超過10億美元。

智能手機-互聯網應用-半導體技術,這樣的正向循環,讓金融機構們非常樂觀。

有泡沫,適當的泡沫有利於經濟繁榮,經濟學家們如是說道。

約翰保爾森逆勢操作沒人關心,新興投資這樣操作,那壓根不會有人跟你做對手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