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第2/3頁)

大盛的問話有多處與徐瑾瑜所處的時代的古代重合,而這首《行路難》一出,徐瑾瑜都不由搖頭,這出題人在詩賦之上還真會為難人。

這句詩,前者講姜太公日十歲獨坐釣魚台,後被周文王啟用,助周滅商;後者講伊尹曾夢到自己乘舟在日月旁暢遊,最終果然被商湯授予國政,並助商滅夏。

現在再回頭看其用意,有兩層可以理解,一層,是李太白賜金放還後,仍當初受二者的激勵下的不懈追求與期待。

不過,這對於現在還未曾入仕的學子來說,要他們寫這樣的詩,只怕是有些無病呻吟了。

所以,徐瑾瑜並不考慮這層用意。

那麽,就應該是第二層了,姜太公助周滅商,伊尹助商滅夏!

大盛雖然隨著三代帝王的精心治理,逐漸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但最南方的越國卻是一直虎視眈眈。

先帝曾屢次南征,更多次將南方的邊防線拓寬,但即使如此,越國雖然表面臣服,可卻一直與大盛有邊境上摩擦。

出題人此舉,自然不是想要讓學子們自詡姜,伊二人,有覆滅他國之能。

他要的是一個態度。

徐瑾瑜想到這裏,靈光一閃而過,隨後自信提筆,不過唰唰幾下,幾行墨字便躍然紙上。

等他擱下筆,一擡頭,就發現今個自己最近的那位主考官換成了另一個嚴肅的。

這會兒,主考官那雙深沉的眸子成停在徐瑾瑜的身上,徐瑾瑜沉默片刻,在主考官的注視下,拿著考卷走了上去。

“大人,學生請交卷。”

主考官點了點頭,指了指一旁的門口,並未多言。

果然是很嚴肅的大人……

徐瑾瑜一面想著,一面朝外走去,他剛出門,便聽人高唱一聲:

“堂號一人首交卷——”

徐瑾瑜忙擡頭看了看天色,這會兒還有半個時辰就該下考了,所以他應該不算搞人心態了吧……

這個想法在徐瑾瑜走到“龍門”旁的小彭子前,看到那裏空無一人時,突然變得不確定起來。

於是乎,等半個時辰後,迎接徐瑾瑜的又雙是眾學子那幽怨的眼神。

就連宋真也不由道:

“瑾瑜啊瑾瑜,你這腦子究竟怎麽長的啊?那最後一題,我看來看去,毫無頭緒,你怎麽能提前半個時辰交卷呢?!”

徐瑾瑜頓時哭笑不得:

“我這次已經比首場出來晚兩個時辰了。”

“人言否?人言否?!”

宋真都沒有忍住怨氣聲討了兩聲,更何況其他學子?

也幸好這一場眾人都出來的晚,徐瑾瑜一看“龍門”開了,連忙腳底抹油,溜了。

徐瑾瑜走的瀟灑,可是這一次搖頭嘆息的學子們卻不在少數,蓋因那最後一題。

“唉,最後一題也不知那出題人是如何想的,我等還未入仕,如何領悟李太白那想要重返仕途的想法?”

“我亦不知,這題簡直無解!只得隨著寫上兩筆,萬望主考官垂憐了。”

“……”

徐瑾瑜走的瀟灑,自然不知道考生們的感慨,而這次就連兩位主考官這回看到詩賦的答卷都有些麻了。

“怎麽辦?這最後一題是聖上出題,這些詩賦聖上是定要看的,可……”

可是他竟然挑不出幾個能看的過眼的!

兩位主考官一個姓蘇,一個姓林,蘇少尹性溫和,可是看著手裏的答卷也難得的愁眉苦臉。

“別的不說,聖上這次的真正意圖究竟是什麽?好端端的,怎麽還過問其府試的題目了?”

雖然只是簡簡單單的一道詩賦題,可是卻讓人一時捉摸不透極了。

要知道,此前那場縣試,聖上可是吃肉來扣摳裙舞貳四酒零巴依久貳因為一縣縣令選出的案首的詩賦太過假大空,直接把人貶了,而那縣令現在還在牢裏呢!

而林少尹卻一直沉默不語,只捏著一份考卷沉思。

“林大人,你在看什麽?”

蘇少尹沒忍住湊了過來,一行行看過去,贊不絕口:

“對答如流,多久沒有看到這般讓人心生暢快的詩篇了……等等,這最後一題,他是不是偏題了?”

蘇少尹看著那篇詩作,細細品味,仍覺其中妙趣,可是這也改變不了這篇詩作寫偏了主旨。

聖上這一題,他仔細斟酌了良久,這才隱隱約約的體會到,聖上那對於人才的渴求之心。

而方才他已經看到有一個考生這般寫了,自信昂揚,頗有一種少年義氣。

全詩氣勢非凡,更有拳拳報國之心,與聖上的隱喻不謀而合,反倒是如今林少尹手裏的答卷……

“這篇詩作,美則美矣,可是聖上出題的用意在於求賢,這考生卻答的是出塞詩……林大人若有不舍,且將其點為前十就是了。”

蘇少尹說著,就要從林少尹的手裏取過那份考卷,放到次一等的考卷上,可是卻沒想到林少尹卻捏的很緊,他一下竟沒有抽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