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第3/4頁)

這便又到了該進場的時候了。

“這還有兩場,可要怎麽熬啊,大郎看著都瘦了一圈……”

徐母心中擔憂,可卻沒有在說什麽打退堂鼓的話,徐瑾瑜安安穩穩的出來時,她便已經放了一半的心。

現在,她只是心疼孩子要受這麽多的苦。

徐瑾瑜聽了徐母的話,只是笑了笑,睡了一夜的他精神奕奕,重又回到原來的狀態:

“娘放心吧,我沒事兒的,這次是我一時心裏過不去那個坎兒,我會……慢慢適應的。”

其他事,他可以想辦法有回旋的余地,但科舉不同,不過徐瑾瑜也並無後退的想法。

所為青雲路,又豈會是一片坦途?

而現下,這第二場,他要做的便是在極端環境下,讓自己活的更好。

一夜的時間,並不足以讓近千人遺留的味道消失,用了一夜調整的徐瑾瑜眉頭未皺,面不改色的直接去了自己的號房。

還是原來的位置,還是原來的看守兵將,徐瑾瑜一如既往的將油紙布撐起來,隨後便安安靜靜的垂眸等候。

第二場靠的是詩賦和策論,本場的詩賦平平無奇,值得一提的是,本場五條策論有三題與徐瑾瑜出的五三壹中相似!

徐瑾瑜看到題目後,一下子就精神了。

這三題分別都脫胎於承乾三十三年、承乾三十七年、熙禾一十三年的鄉試真題之中,以當時發生的重大災難的治理與管理出題。

而且,其出題的難度可不像徐瑾瑜原題裏一句話恨不得拐十個彎的性子。

是以,徐瑾瑜精神了,而那些做過五三的學子們這會兒是又驚又喜,喜的是,他們對於此題都有十分完善的思路,定能有個好成績。

這驚嘛,便是徐瑾瑜那非人哉的出題能力了。

人鄉試正兒八經的題目都沒有他彎兒拐的多,他以後取號的時候,不妨自居填壑居士好了!

他自己在考題上挖的坑,也不知一輩子填不填得平呢?

因為這場意外之喜,加上徐瑾瑜對自己心理暗示和改變,這三日倒是過的較之上一場輕松了不少。

等到本場考試結束的時候,徐瑾瑜腳步輕快的走了出去,見著徐母先是蹦了蹦,含笑道:

“娘,我活蹦亂跳出來了!”

徐母這下子沒有哭,只是連忙拉過兒子,蓋著臉飛快的離開了。

上一次是她心裏擔心,這才害大郎丟了面子,而這一次她可不能那樣了。

不過,徐母不知道是,徐瑾瑜身後一直跟了一位對面的學子,他對徐瑾瑜的關注從第一場的第一晚就開始了。

這兩場考試下來,徐瑾瑜的一舉一動他都盡收眼底。

對於徐瑾瑜兩場考試都能提前一日答完,該學子表示,這位學子一定並非凡人。

而他,也觀察到了這位學子一出門就會蹦了兩下……所以,蹦兩下是什麽特殊的答題技巧?

該學子猶豫了片刻,直接在原地蹦了兩下,家人好容易擠過來,看到這一幕差點兒沒被嚇出個好歹:

“我的兒,你這是怎麽了?可是被那山精野怪上了身?當家的,快請道士……”

“娘,我沒事兒!我方才看到一位答題特別厲害的學子,連續兩場出門就蹦兩下,人家場場提前一日答完,這一定特殊的祈禱方式,我下一場也定能考的都會,蒙的全對!”

“啊?”

因為那學子言之鑿鑿,這件事很快就像插了翅膀一樣的飛了出去,而徐瑾瑜對此一概不知。

不得不說,心態轉變過來後,徐瑾瑜的適應能力十分之強,這一場考完後,徐母看著徐瑾瑜非但沒有虛弱,反而還狀態更好後,心裏大大的松了一口氣。

等徐瑾瑜洗漱好後,徐母特意做了雞湯餛飩,徐瑾瑜上一次這麽久沒吃肉還是不想給西宿做貢獻的那段日子。

這會兒,吃著皮薄餡兒大的大餛飩,徐瑾瑜那叫一個滿足,之後還有余力陪著徐母去散散步,這才甜睡一晚。

今日便是最後一場了,相較於前兩場那緊繃的科舉如上墳的氛圍,今日難得多了幾分松快。

連續六天的科舉,讓貢院的氣味已經都無法細聞,徐瑾瑜的號房還好一些,其中最嚴重的,是。臭號。

雖然徐瑾瑜這樣不願意讓屎戳子落在自己卷子的學子居多,可也有一部分學子此番下場只是為了積累經驗或是其他特殊情況。

但,總而言之,就是臭號現在幾乎已經都待不下去人了。

但好巧不巧,宋真就被分到了臭號附近的號房,眼看著臭號裏的那位仁兄不堪其苦,被帶了下去,宋真忙將衣裳撕成條,為自己遮掩氣味。

等到最後,宋真甚至都開始用嘴巴呼吸,可也無濟於事。

但幸而第三場考的內容更為簡單,乃是以大盛時務為題,寫一篇勸導君王,或建議國策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