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第2/4頁)

可以說,越厚的書,價格越貴。

那李章之流,本就是東辰書院的死忠,且家中小有家私才能那般,但更多的還是拿不出銀錢的學子。

所以徐瑾瑜並不糾結與這些書能不能全部賣出去,反正據他所知,山長已經因為觀亭居士那個冤大頭將這次的印刷費都賺回來了。

“瑾瑜說的哪裏話,好書就該被更多的人知道!”

徐瑾瑜聞言本想推拒,但亦不想今日就著這事兒糾纏的沒完沒了,便只一拱手:

“好,那就有勞諸君了,唯願他日我東辰學子,皆能榜上有名!”

徐瑾瑜說的是祝願的話,可是幾位學子一下子都激動起來,重重點頭:

“嗯!我們沒忘!若是他日我東辰書院都能金榜題名,那等盛事,可得浮一大白!”

“哈哈哈,是極是極!”

眾人一番說笑,隨後不知是誰起了頭,大家紛紛不可避免的開始了考後最常做之“對答案”!

徐瑾瑜有過目不忘之能,眾人等徐瑾瑜說了考題後,根據記憶口述自己的答案,一時也是熱火朝天。

尤其是說起“唯性”那道題時,學子們不由咋舌:

“嘖,幸好吾等提前做了那麽多的題目,否則還真要寫偏了去!”

“嗐,那些出題的大人們若是能老老實實的想問什麽直接問,那就沒有考不中的學子嘍!”

“若是他日我有幸能做著出題先生,哼哼……”

“你們也就罷了,若是瑾瑜他日來出題,怕是考場上要哀鴻遍野,顆粒無收了!”

宋真笑吟吟的說著,徐瑾瑜不由挑起桃花眼,斜了宋真一眼:

“哼,真兄這是嫌我出題難了?可我若是平日不讓諸君體會一下難度高的,等到科舉怕是才要抓瞎呢。”

徐瑾瑜哼了一聲,宋真見狀連忙賠禮:

“是我想岔了,瑾瑜莫氣了,對了,最後一考那道有關邊疆不穩,何以對的題目瑾瑜如何答的?”

宋真忙轉移起了徐瑾瑜的注意力,看在宋真今日身體不適的份上,徐瑾瑜輕輕揭過:

“那道題當初諸君各有論點,但我以為,邊境不穩,乃是我大盛國威未顯,這才讓一眾宵小有了進犯之心!”

“瑾瑜這是主戰了?”

宋真摸了摸下巴,開口道:

“我也是。去歲我回了江南一趟,聽我爹說,那段時間每日都有幾十船的糧食被運走,所以我猜測朝廷有主戰之意。”

兩人這話一出,有一個學子頓時惋惜起來:

“竟是如此,我沒想那麽多,只是聽說邊境百姓過的苦不堪言,所以寫了主和之意。”

徐瑾瑜聞言寬慰道:

“雖然有真兄的發現,但是朝廷遲遲未曾做決定,顯然也是搖擺不定的,是以主戰主和都沒有定數,只要言之有理,便不會出差錯。”

“那瑾瑜你是從何入手?”

宋真隨後詢問著,徐瑾瑜抿了抿唇,吐出了兩個字:

“內政。”

宋真聞言不由面露疑惑,徐瑾瑜隨後繼續道:

“真兄可曾想過,從去歲至今,時隔八個月,為何朝廷未曾做出丁點反應?

我有搜集邊境軍報的習慣,從去歲至今發生的大小戰役共計三十七場。

三十七場,這是什麽概念?僅是這裏面陣亡的兵將便以數萬計!”

徐瑾瑜這話一出,眾人心中不由一沉,彼時答案落在紙上之時,他們揮斥方遒,胸中意氣翻洶。

可此時,數萬條性命落下來,無一人發言。

太重了!

徐瑾瑜喝了一口茶水,繼續道:

“而且,這三十七場戰役,都是越國先行挑釁,其司馬昭之心,已是路人皆知。

可是到了這樣的地步,朝廷竟可以不置一詞,諸君以為原因在誰?”

徐瑾瑜這話一出,眾人認真的思考起這個問題,宋真皺眉道:

“短短八個月,三十七場戰役,我大盛軍隊仍死戰不退,所以根結並不在邊境軍隊。”

徐瑾瑜點了點頭:

“正是,所以現在問題顯而易見,是朝廷本身存在某些問題。聖上並非昏聵之君,遲遲不動作,吾推測,乃是因為缺少錢糧之故。”

徐瑾瑜說完,看著自己手中的茶碗,裏面有一根茶葉上下漂浮,徐瑾瑜垂下眼簾:

“若問邊境不穩,何以對?那首當其中,便是先穩內政,齊心協力,眾志成城共同對敵。

若要戰,兵馬未動,勢必糧草先行,而今錢糧不齊,上則開源,下則節流,如此雙管齊下,必有成效。”

但徐瑾瑜沒有說的是,他的重點落在了開源之上。

他的答卷還是一如既往的步步為營,先就軍報內容就事論事,以此為據進行推測,引出對於糧草不足的隱憂。

之後,又以先帝時期的宦官成忠貪墨國庫庫銀高達紋銀千萬兩之巨,最終被收歸國庫之事距今不過十數年,表示了對於大盛明明國富力強,可卻遲遲未曾揚我國威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