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第4/4頁)

而徐瑾瑜看著二人反應都這麽激烈,自己卻淡定的喝了一口茶水:

“侯爺,在此之前,您能想到軍糧危機可解嗎?”

“呃……”

武安侯頓時不吱聲了。

一旁的劉清遠看到武安侯頓時熄火的一幕,不可置信的瞪大了眼睛。

不是吧侯爺,您往常不是跟炸毛的雞似的,逮誰叨誰嗎?

今個就這?

就這?!

劉清遠看武安侯是徹底指望不上了,他遂苦口婆心道:

“徐小兄弟,我在這裏已經三年了,這仗也打了三年了,玉郡的百姓,尤其是與越國接壤之處的百姓有多苦我都看在眼裏,他們現在就剩一點兒活氣了,真的,經不起一點兒折騰了。”

除此之外,劉清遠更怕的是這位徐小兄弟和那宣撫使為了功績強行勸耕,屆時百姓必會與其產生沖突。

可自古,民對上官,都是雞蛋碰石頭,能落著什麽好?

武安侯這會兒雖然不吱聲,可也一直瞧著徐瑾瑜,雖然說,當初他因為這少年的容貌形似故人,先入為主的對其多了幾分信任。

可之後少年的步步籌謀,由不得他不信。

但,軍糧之事,可用計籌謀,勸耕之事,卻無法相提並論。

徐瑾瑜摩挲了一下指尖,唇角含笑:

“這件事正深兄可以放心,我可以起誓,我將讓百姓毫無後顧之憂的耕種,不會有絲毫逼迫之舉!”

劉清遠聽罷,不由猶豫了下來,他看著少年那副淡定自若,仿佛成竹在胸的模樣,不知該如何作答。

“今日與正深兄一談,倒讓我對於玉郡百姓的了解更深,我亦知百姓撐到今日十分不易,但若不耕種,待到明年秋收之時,即便聖上大仁大義免去稅收,那罷耕百姓應何以果腹?

身為大盛子民,若有地不敢種,此非百姓之難,更該為吾等之恥。正深兄一心為民,應當知我所言非虛。現在距離春種之時,還有不少日子,正深兄可以仔細斟酌斟酌。”

徐瑾瑜知道,自己等人若要勸耕自然無法繞開當地的父母官,是以他索性與這位劉太守直接挑明了說。

以劉太守在百姓間的聲望,他應是一呼百應,屆時勸耕之宜也將事半功倍。

劉清遠來時眉頭緊鎖,回去時亦是如此,可這中間的跌宕起伏,他就算告知外人,只怕也無人會信吧?

出了軍營,被冷風一吹,劉清遠冷靜下來,這才發現自己竟然被那少年三言兩語說動了心。

“不能拿百姓做賭,不能……”

劉清遠在心裏念著,可是還是不由自主的想起少年那句:

‘明年秋收時,罷耕百姓害何以果腹?’

是啊,他們……該何以果腹?

……

兩日後,官道之上,一支見頭不見尾的車隊正緩緩駛向了衛家軍營。

趙慶陽算了一下時間,自己已經有大半月沒有見到瑜弟,一時激動的摩拳擦掌。

“弟兄們!快快快!今個晌午能不能上營裏的弟兄們吃到這批新糧,可就看咱們的了!”

“那必須能!”

“就是!好久沒有吃這麽白的白米飯了!”

“不知道侯爺舍不舍得給咱們頓幹飯吃?”

“去,這麽多糧,就是天天吃,日日吃,也不怕吧!”

所有人興致高昂的朝軍中趕去,甚至還有人高唱起了歌兒。

而武安侯那是早早留在營外開始轉悠起來,他也不說自己幹嘛,倒是惹的兩個守衛的小兵有些戰戰兢兢,兩股顫顫。

不知過了多久,遠處的大路上終於仿佛一場春雨落下後,那個挨個擠擠挨挨冒頭的筍子一般,一個個屬於衛家軍的影子冒了出來。

而他們的身後,是一車又一車的糧食和銀兩!

“可算回來了!”

武安侯差點沒在原地蹦了起來,隨後就巴巴的迎了上去,一面對著將士們噓寒問暖,一面毫不猶豫的打開了糧食口袋,隨後就笑的見牙不見眼。

據知情人所言,侯爺當初娶媳婦,可都沒有這麽高興過!